美育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美育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张晓雨

柳州工学院 广西柳州市 545616

摘要: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参与,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得学生们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高校美育关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分析实践情况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本篇文章,主要以美育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美育教育;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教学融合

引言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影响着现如今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是输出人才的重要平台,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学习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展示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此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进行积极的教学路径探究,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育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服装、绘画、书法、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为美育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被纳入到教学中来,将文化转化为教育推动了美育事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中华传统文化除了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外,还拥有着属于自身的特点,深厚的思想内涵,有着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作用。这些思想内涵是内在的渗透,在文化表现形式当中的。例如,我国古代书画作品中传递出当时人们的活动特点以及思想特征,基于此,实现美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仅只是美术教育这一方面,更拓展了教学边界,能够起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作用,实现精神思想的提升。

2 美育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

2.1 做好课堂设计,展开全面性课堂教学

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审美,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美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进行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加强教学质量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内容,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审美能力的加强,更包括了人文素养以及人类高尚品德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实践的过程中从课程内容出发,实现融汇贯通,在课堂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为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活动,实现美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课程体系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拓展,包括了文学、书法、民俗、武术、戏曲等等,学生们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真正做到高校美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帮助。其次,要关注课程效果的呈现,要想真正的在美育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美育内涵、思想精华以及文化精髓,与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信息结合,发挥新媒体网络等平台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呈现不一样的课堂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心理认同,在历史文化的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文明高雅的个人素质,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创造条件。最后,应关注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从中挖掘相应的美育素材,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着学生,在其他课程并肩前进的过程中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恰当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美育教育的内涵[1]

2.2 打造多样化平台,提供实践路径

学生们由于成长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也是不同的。在进行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打造多样似的实践平台,强化美育教育的宗旨,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体会喜悦,真心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实践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是为学生们创造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分析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其主要受众群体为艺术类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的较少,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实现文化教育的普及,扩大实践活动体验的对象,不仅仅只局限于艺术类学生,如果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意愿参加,则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美育教育指导。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包括了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在传统艺术的带领下,体会到教育的多样性,获得传统技能,丰富自我。其次是进行课堂实践的延伸与拓展,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带领下,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实践活动实践,可以以社团、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传统文化也不仅仅只能够在课堂上展示他的价值,在课堂之外贴近生活,走向社会的时候也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掌握相关技能,感受美育教学带给自己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在美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内涵。通过这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真正的融入到了学生的血液当中,内化为一种文化自信[2]

2.3 强化建设,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

美育教育之所以有着强烈而自然的教育效果,主要是由于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染着人的思想,引导着人的行为,包括了物质、制度、精神等多个方面,最终取得的成效充满了震撼感。校园环境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场所,传递着教育精神,反映着社会理想,引领着时代变化,有着非常独特且具有自己文化气息的育人功能。要想发挥校园环境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例如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对校园硬环境的美化。在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拓展,将美育教育融入到校园应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美与内涵与价值,与校园的布置相结合,刺激学生的感官,从校园规划设计出发,将每一个项目都赋予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传递着不一样的精神底蕴,在追求美的路上不断前行,彰显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利用美实现校园建设,按照美的规律做好校园设计,使得校园硬环境也能够成为美育教育的有效素材,从思想传播的角度完成教学。其次,是做好校园软环境的优化。这些即为我们日常涉及到的校歌校训、规章制度、学习风气等,这些虽然是我们日常频繁接触的,但也有可能忽视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而这些潜在的文化往往是一个学校气质与品格的体现,做好这方面的建造能够唤醒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可感知的校园氛围当中更加享受学习生活,体会学校历史以及传统文化,对学校产生学习情怀,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知识能力的增长,塑造高尚的品格。

结束语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带领下完成美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还能够符合当下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实现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作用,利用其中的美育资源将美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进行大学美育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地完善教育教学,才能够实现学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为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黄昕;姚婕;;文化多元背景下构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作者简介: 张晓雨(1992-),女,汉,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柳州工学院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