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突破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探索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突破路径

刘迎迎

广东省东莞市海德实验学校 523765

摘要:面对突然而来的疫情,很多学生都经历了居家隔离的的生活,影响了正常的在校教育。读写是语文教学重点,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线上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做好居家学习,不仅要让读写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借助疫情题材进行读写训练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的同时,使其感知疫情期间的人间真情,使其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学习教学;

引言:学校教育是向学生传播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在后疫情的环境下国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政策,高风险地区不得不由课堂教学转战为线上教学,语文教学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读写教学更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读写创作空间,满足其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让读写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能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其知识储备量;写作是巩固语文知识的有效手段,能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其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后疫情时代,学生接受完线上教育后,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可进行自由支配。为了充分利用此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读写训练,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使其写作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为例,其中的“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一般使对故事做简单的描述、介绍等,写梗概就是将各种事件信息用简单干练的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学会写梗概,可拓宽其阅读渠道,由于在校的阅读方式以书籍为主,学生在家可以看电视、接触互联网,那么就可借助以上优势,引导其关注时事新闻和国家发展,阅读电视、手机、报刊等多种信息渠道的新闻,学生还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话题、新闻事件用梗概的文体记录下来,可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还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名家作品,对其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为了督促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可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陪伴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还可利用微信群开展“阅读打卡”活动,学生阅读完毕后需在群内写作故事梗概,此活动不仅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完成阅读、学会写故事梗概,还可以为其提供阅读交流空间,使其自由分享不同的故事和人物。通过阅读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明白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阅读是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写作是学生想象世界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居家隔离进行线上学习,还是返校复课接受课堂学习,都需要引导学生将读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返校复课后,需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练习,利用网络平台布置阅读任务,比如每日阅读15分钟、写作5分钟[1]

二、链接“疫情”调整读写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和教材无法脱离,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教材内容作为依据,读写教学也不例外。在后疫情时代开展读写教学活动,可结合当下疫情形式适当调整读写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此次写作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确中心思想,并使用流畅语言文字和各种修辞手法,生动、具体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首先需要创设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使其行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音频《明天会更好》,展示疫情期间的各种感人瞬间故事,比如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畏疫情风险,前往武汉一线抗疫;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疫情中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疫情爆发时期,古稀之年的李兰娟院士带队支援武汉,同时还论断了新冠疫情可以人传人,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有很多,这些故事都可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肃然起敬,感受人间大爱。处于后疫情环境下,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疫情形势,将疫情最新事态融入此课读写教学中,会让学生更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也会使其对生活充满更多畅想,可在写作中流露出更多的真情实感。再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此课写作练习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自由写作和创作,以此来提高其写作能力。由于疫情原因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也在随之改变,是听从国家安排安心隔离,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突破道德底线强闯防疫关卡?通过学生的选择判断,能体现出学生的道德观念。因此,可围绕疫情、道德观念让学生开展习作,并引入有关“心愿”的经典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仿照比较好的案例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写作练习[2]

三、对阅读内容进行仿写和续写

在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读写教学,教材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有力也是最直接的教学工具,教师可让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仿写和续写,从而使读写有效结合。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为例,此课的主题是春节,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以时间作为引导线,比如在第一到第七自然段描述了年前的各种准备,第八到第十三自然段是过年看热闹的场景,第十四自然段描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而各部分的内容以人们的活动为主。春节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在阅读过程中可让学生认真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在阅读完毕后要求其按照作者的手法和时间轴描写自己家乡的春节,将家乡的民风民俗呈现在其中,使写作效果有质的提升。续写和仿写在写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将事件后续发展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进行写作。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在文章结尾作者写到:从此没有再见面。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可开展续写练习,根据作者和闰土少年发生的事情联想老年以后见面的情景,并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续写,不仅能够巩固阅读内容、加深理解,还能培养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3]

结语: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教育不能落后,尤其是语文读写教学需跟得上时代发展,紧贴社会时事,并将读写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和核心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04):51-52.

[2]孙光云.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03):45-46.

[3]崔瑞芳.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天津教育,2022(09):147-149.

张婷 13211075623,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凤凰路瑞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