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双减”背景下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探讨

张新宇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726300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下面我就双减背景下的创新作业设计发表一下简单的看法。

一、作业变活动,让知识动起来

每一项新内容的教学前,我都会布置前置渗透作业,把常规作业变成一项项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或小研究活动,内容包括与新知学习相关的资料收集、小调查、小制作、小研究等,充分发挥前置渗透环节的作用。

通过前置渗透作业分析,我可以探明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有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实施有效教学。

1.前置渗透,活动积累经验。

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前置经验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差异性很大。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学习活动经验,我会在前置渗透环节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

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开展数米粒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活动要求先抓一小撮米粒,先估再数,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数的体会。

学生估的结果和数的结果相差很大,有学生说我估计的是34,结果数出320,320好多啊!有学生说我怕数错,数了三遍,才数清楚。从学生幼稚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学生估数能力有待训练,拐弯数是难点,教学的重难点就好确定了。

2.动手操作,让学生做中练

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是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摆小棒、搭积木、玩七巧板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小棒是一年级学生操作最多的学具,通过摆小棒练习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数的计算,让学生明白算理,巩固算法。

积木也是小学生很好的学习材料。在学习《立体图形》后,我设计的活动是回家搭积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目的是让学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凡此类教学内容,其实都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让学生更轻松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能力,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活动经验。 

3.前置渗透,自主建构新知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当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按照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自主建构知识时,说明学生已经真理解、真明白了。

我会让学生在学后设计一些自主性的作业,自选作业方法,自编作业内容,自编试卷测试等,把作业设计的权限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素材更广泛,成为学习小主人。

二、作业变游戏,让学生乐起来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平均学习保持率差距会很大,其中采用做中学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采用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则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由此可见,让孩子在操作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是一种很效的学习方式,练习巩固也如此。因此我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时尽量自主设计作业,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一些可操作、活动性强、游戏成分多的作业,让学生喜欢并期待这类作业。

1.互动游戏,让学生玩中练

只要是游戏,学生都很乐意参与,因此我会把作业有意设计成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

扑克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很好的素材。在一年级上学期,玩扑克牌游戏成了整个学习阶段使用最多的游戏活动。根据内容巩固的需要,扑克牌也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要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让孩子们玩选两张,比如在扑克牌中选出可以组成9的两张牌,练习9的组成;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计算时,让孩子们玩选三张,任意选出三张,组成不同的加减法算式,训练看到三个相关的数说出四个算式;在学习20以内数后,让学生两人对玩,同时出牌,或比较大小,或加或减,谁先说出答案两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牌多者胜。

2.长短结合,把研究带进来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会有意向学生早期渗透研究意识,适时教一些研究方法,利用学生相对充足的课外时间,设计布置一些数学小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在研究中主动获得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1)短作业,课前小研究,主动学习

学生走进教室时从来都不是空着脑袋来的,他一定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开展有效教学呢?

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会成为课堂上鲜活的学习素材,我也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研究基础和汇报展示情况,相机点拨即可,这样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孩子们也更轻松。

(2)长作业,假期小研究,整合学习

寒暑假,学生有很多充足的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呢?我尝试设计了长作业。

每个假期我都为学生提供研究选题,设计研究任务单,鼓励学生在假期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引导综合学习。

在寒假,小学生有很多机会看到钱,用到钱,还有机会存一笔压岁钱。于是我就给一年级学生设计了一项小课题《关于钱的研究》,给学生提供一张研究单,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或几项活动,邀请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一起研究。

三、生活实践,把数学用起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即知即传,学习了马上应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内化吸收,真正把知识变成能力。

每学习一个新知识,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通过点点滴滴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意识,学会从小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人民币后,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任务:在家玩兑换游戏,到超市商店参加购物体验,认识商品标签上的钱,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用数学。

学习数据收集与整理后,周末我为学生设计了调查实践活动,调查项目全部开放,交给孩子自己做主。由于没有内容的限制,孩子们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材料与资源,就自己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话题进行了调查。

实践证明,通过对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改革,可以有效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用数学,也能有效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