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连栋大棚双季哈密瓜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哈密市连栋大棚双季哈密瓜栽培技术

  ,热沙来提·阿不都拉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哈密瓜是新疆特产水果之一,哈密市作为著名的哈密瓜产地,因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的哈密瓜品质好、含糖量高、香甜多汁、口感细腻。自2019年起,哈密市花园乡卡日塔里村新引进了连栋大棚双季哈密瓜栽培技术,此技术通过采用连栋大棚加多层覆盖方式提高抗旱性能,早春低温对哈密瓜生长的干扰,可有效缩短哈密瓜生长周期10~15d 。通过连栋大棚双季哈密瓜栽培技术可以达到一年两产的目标,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栽培过程中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水肥处理器将水肥精准滴灌至瓜苗根部,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哈密瓜的品质,提升经济效益[1]

关键词;哈密瓜;栽培;技术;

1 栽培地点

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位于花园乡卡日塔里村。花园乡属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其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小,蒸发强烈,气候温和,土、肥、水、气等产地环境条件优良。夏季昼夜温差达20℃-25℃,最高气温达43℃-45℃。无霜期年平均1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3357小时,总辐射量194.3千卡/平方厘米-159.84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72.6千卡/平方厘米。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农田高度集中,适宜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域内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环境优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

2种植技术

2.1连栋棚结构

哈密瓜大棚采用钢架联栋式,使用国际2.75毫米热镀锌管搭建拱棚,棚顶2.7米(弧高0.9米,钢柱架高1.8米),宽3.5米,长30至50厘米,棚间距0.6米,拱棚顶用透光性好的浅蓝的膜(0.07毫米)覆盖,棚内起2垄,每垄种2行。

2.2品种选择

主要种植耐寒耐旱、抗性强的至爱蜜瓜、皇赐供瓜真甜1号、耀珑25号、福密、苦豆蜜瓜、丑瓜等品种。

2.3播种育苗前期准备

育苗播种时间为2月中下旬,苗期控制在20-30天左右。育苗栽培在温室大棚里采用育苗穴盘进行育苗。温室内提前做好土地平整后进行铺地膜,以防止杂草丛生。育苗基质选用结构疏松、透气性较好、富含有机质、无病虫、无污染物的专用育苗营养土。将基质装入育苗穴盆里离穴孔上端差1cm左右即可。

2.4播种

准备好品质高,经过消毒处理的哈密瓜种子。播种前一天将穴盘浇透水。播种时,穴盘每穴播1粒发芽的种子,种子要平放。播后覆盖1.0~1.5cm厚基质,小水轻洒把表面基质湿透,然后覆盖地膜铺平压严,每1~2畦苗床外搭小拱棚保温保湿。播种后棉被要晚揭早盖,注意温室保温。

2.5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保持昼温25℃左右,夜温16℃左右。根据室内温度情况逐步撤去小拱棚进行敞开管理。苗期适当控制水分,苗床表面发白时可适量浇水,浇水宜在上午进行。瓜苗1叶1心后可喷施1~2次叶面肥,可加入适量杀菌剂进行病虫害预防。

2.6整地施肥

2.6.1 整地

犁地深翻后将地面耙平、整细,捡净前茬作物枯秧、块根、地膜。犁地时注意避开控水阀、出水桩位置,必要时做好明显标记,以免被犁铧损坏。

2.6.2施肥

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开沟施肥基肥按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 kg、三元复合肥25kg。农家肥用量为过去传统栽培的1.6~2.0倍,化肥用量约为传统栽培用量的0.5倍。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产品优质的有效措施。基肥开沟深施。视连栋大棚大小、方位规划开沟方向,瓜沟中心线相距(即行距)3.0~3.5 m,沿瓜沟中心线两侧开施肥沟,沟宽0.3m左右,沟深0.25m以上。重茬地注意前茬开沟位置,错开施肥沟,错行栽培。膜下滴灌采用一膜双管双行瓜的设置,安装滴灌带与覆盖地膜可机械化一次性完成。地膜幅宽1.2 m,管距0.6 m。滴灌带滴头间距0.45m,滴头流量2.0~2.5L/h。

2.7定植

定植时间应掌握在3月上旬。定植前先滴灌1~2 d,要求畦面浇湿浇透。打孔和栽苗可同时进行或者先打孔后栽苗,在两条滴灌带外侧且靠近滴灌带5~10cm的位置打孔,打孔深度5cm,呈三角形错开,每孔栽1苗且及时封穴。瓜苗株距0.35m,亩保苗1700-1800 株。栽苗完毕,及时插好拱竿、覆盖棚膜,搭建小拱棚。

2.8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的第一周内,连栋大棚不通风,使棚内保持较高的温度,以促进根系生长,达到快速缓苗的目的。一周后注意观察小拱棚内温度和湿度,若拱棚内气温超过30℃,可选择性地打开小拱棚底缘通边风,或者直接在小拱棚中上方打洞通风。同时注意观察连 栋棚内温度和湿度,若中午棚内气温超过30℃,可选 择性地打开顶部风口,及时通风和排湿,待下午气温降下后合上通风口。保持白天的适宜温度25~30℃,夜间18~20℃,瓜苗可健康生长。生长期间根据气温情况逐渐加大通风量,逐步撤去四周地膜、顶层地膜和小拱棚。

2.9整枝吊蔓

哈密瓜吊蔓栽培多采用一条龙单蔓整枝,一蔓一瓜。由于棚内相对封闭,没有蜜蜂等的授粉,开花时需要人工授粉。12~14节位留瓜,在瓜有鸡蛋大时,选留一个瓜型端正、无伤痕、无虫眼的瓜,果实超过1.5 kg用麻绳或网兜进行吊瓜,主蔓留22~25片叶打顶。

3双季哈密瓜田间管理

3.1水肥一体管理

根据连栋大棚位置、大小,提前规划管道,配套计算机、自动灌溉系统、墒情监测系统、配肥系统等组成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墒情观察、灌溉和施肥的电脑或手机操控,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浇水施肥工作,简单方便、水量控制更加合理、施肥更加精准。双季哈密瓜每亩用水300立方;每亩追施高磷速溶冲施肥5~10 kg;每亩施高钾速溶冲施肥10~15kg。

3.2病虫害防治

定期进行观察,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规律,选取最适防治方法和药物,及时防治,避免受害面积扩大。播种时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生长期及时拔除周围的杂草,清理周围的杂物、枯枝落叶,摘除底部虫量较多的老叶片,减少虫源。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浇水,及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哈密瓜常发生的虫害有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噻嗪酮、啶虫脒等药剂可防治害虫。

哈密瓜上易发生的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等。

白粉病主要危害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小斑点,病斑扩大后相连成片,严重时叶片正反两面、茎蔓及叶柄均布满白粉,病叶枯黄、发脆、卷缩。当瓜田湿度大、植株生长茂密、通风不良时发病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科学整枝,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可有效减少白粉病的发生。采用硫磺粉、粉锈宁、百菌清等防治白粉病。

叶斑病初期叶背叶脉附近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连成一片,边缘有黄晕。发病初期使用77%多宁500倍或3%中生菌素800倍叶面喷施2-3次,每4-5天一次。

4社会、经济效益

连栋大棚双季哈密瓜一年可以种植两茬哈密瓜,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哈密瓜品牌—“至爱蜜瓜”,发展订单销售模式。双季哈密瓜每亩用水300立方,0.2-0.4/立方,使用羊粪等有机肥料500/亩,水溶肥1000-1500/ 亩,种子350-400/亩,人工费2900-3000/亩,地膜75/亩,土地租赁费1350元/亩等费用,共计7200-7500/亩。春茬瓜亩产值1万元,秋茬瓜亩产值达1.5万元,是普通陆地哈密瓜收入的4-5倍。此外,双季哈密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辖区内多人的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大约2万元 。

参考文献:[1]朱小江,刘芳.吐鲁番地区连栋大棚哈密瓜减肥减药健康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12):32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