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利

邹平市长山镇府

摘要:2012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新型农业主体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家庭分散经营方式,新型农业主体采用规模更大的组织化、专业化经营方式,能够获得更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享受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保险服务。伴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深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振兴的关键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约式经营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

1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的经营与农村经济振兴,不仅会影响到其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还关乎中国的国计民生。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相对于二、三产业较为滞后,随着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产产业发展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1.1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合格

我国颁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意见》的指导和规范执行,如一些农地流转双方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合同所约定的权责不明确,条款不清晰等,一旦未来出现转让纠纷,合同约定不明确也就无法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1.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资金短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成立初期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包括租赁土地支付的资金、经营和购买农资设备的资金、聘用工作人员支付的工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启动资金,但作为农户、中小型农业经营企业、合作社等,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会认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过高,或信用值过低,而无法获得贷款。一些地方的农商银行在有第三方担保的条件下,会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部分款项,但具体数额较少,无法满足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

1.3新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问题造成其发展迟缓

许多以农户为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本身就不具备优势,随着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业者在管理方面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一定程度影响农业项目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此外,当地政府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方面的扶持力度也明显不足。

1.4农村产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但目前与农村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社会化服务体系管理机制运行不顺畅,主要表现为农资采购和运输、技术支持、市场信息获取、法律援助、农业保险服务等方面的不完善。

1.5优秀的产业服务人才短缺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者素质同步提升。新的业态模式下对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受限于自身的教育程度、综合素养和培训机会,农业经营者掌握新技术、接触新事物的能力较差。此外,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服务的角度考虑,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足够的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人才到农村一线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困难,或对农业经营者进行系统化培训。

2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的策略

2.1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推进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化

在《意见》等现有农地流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农村土地流转细则,让农地流转活动有法可依,更好地保护农地流转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即明确农地租赁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要求土地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租赁合同,明确合同的条款和细则,避免后续出现租赁纠纷。此外,做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者相关法律的普法教育,同时,针对部分农民的土地依赖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动员工作,打消农民的顾虑,以实现租赁双方的共赢。

2.2扩大产业规模和业务范围,强化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相比,在规模和业务范围上都有所拓展,客观上要求从业者的管理能力同步提升。一方面,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从业者或管理者,自身要有提升管理能力的意识和认知,通过学习、交流或培训等方式逐步了解外部市场情况和内部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培训,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能力。

2.3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财政补助

近几年,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快,因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农户或农业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在合理风控范围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从农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处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

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农业经营主体要尝试从对口的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以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2.4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保险服务,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方便

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从社会服务的视角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需要真实和权威的农资设备采购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技术支持,在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够更快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保险服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十分关键,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保险服务在不可预期事件发生时,可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少损失。

2.5引进优秀产业人才,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各类实际矛盾

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入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一方面,从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经营者之中培养优秀的、有潜力的年轻人才,作为后续储备力量,内部培养人才可节省一部分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技术、信息建设等农业经营的薄弱环节,建议从外部市场引入高端人才,以快速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实矛盾。

3结束语

综上述,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指标细化与分解。研究表明,在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过程中,仍存在农地流转、农业经营主体的启动资金筹集、新型农业经营项目管理、社会服务拓展及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当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过程中,规范农地流转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主体内部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及引入和培养农业产业人才,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村经济动力措施探讨[J].山西农经,2022,(05):66-68.

[2]王登奎.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经济振兴[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2):1-3.

[3]杨金广.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思考[J].河南农业,2022,(04):54-55.

[4]宋萍.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探析[J].农家参谋,2021,(2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