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的自信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的自信心

黄惠莲

百色市右江区龙景第四小学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成熟,当前数学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学本身又是一门连贯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学生前期基础不好,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产生多元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学困生在每个班级普遍存在,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并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有效引导,使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培养小学;学困生;自信心

引言

学困生是小学教育教学领域较为特殊的一类受教育群体,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在认知自信、人生定位、思想认识、未来发展上出现了诸多偏差,这势必对其身心健康与自我实现有着诸多不利影响。而科学、合理、恰当的激励与正确、有效、充分的引导,必然对学困生学习问题化解、心理困惑调适有着积极作用。

1小学生整体身心特性分析

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发现,受到地域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家长、教师、学生等思想认识的影响,以致处于地域的很多小学生普遍在身心发展上存在较为显著的个性特性。对此若不加以关注,不够重视,势必会影响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发展,而且会诱发学生认知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一是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迅速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潜能发掘的关键期,其思维、理解、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塑造,若离开了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策略作为保证,势必会诱发其学习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而且对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二是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相比初中生,小学生在个性、品德、意识的发展上较为稳定,且呈现出循序提升的趋势。尤其是小学生社会适应、自主学习、人格塑造等,均具有很强的协调性。这充分说明了以积极心理激励为导向,所开展的调适与引导,必然更利于小学生身心协调、和谐、稳定发展。

三是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较为开放的心理特征,使很多小学生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上相比更加融洽。且这一时期的学生更渴望与人沟通、交流、分享,同时对吸纳、借鉴、利用诸多建议与意见持有开放态度,这使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激励措施的开展,更具现实意义。而教师通过谈话与交流的方式,更易充分了解小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想法,为确保激励与引领的针对性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是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小学生在很多方面的意识、能力、素养并未彻底发展,以致其在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心理品质上,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对小学生可塑性心理特点的把握,则可为激励活动的开展、激励措施的落实提供保证,更利于对小学生正确、健康、积极心理意识的重塑与再造。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产生原因

2.1学困生的产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

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成长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他们自身的能力出现了差异性,包括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解知识的能力,还有思维方式等,所以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或者是优势。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加以重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的现象,并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结合学生的长处来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受到当前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可能会采取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而没有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无法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会导致在班级中一些学优生的思维难以开放,而中等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效果不理想,学困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组织开展必然会造成影响。对此,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困生,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改善自己的情况。

2.2学困生的产生和学生本身存在关系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心理发展的情况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他们的素质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这对于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必然会造成影响。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将时间放在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因此出现困难。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做过调查,显示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有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不喜欢,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相对来说更加枯燥无味,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及学困生的进度,这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学课堂产生排斥的思想。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认真听讲,在课后又不认真去完成作业,导致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点越来越生疏和抗拒,从而使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应当明确,在任何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摸索合适的学习方法,但是如果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就会越来越讨厌所学的内容。

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积极对策

3.1了解和研究学生

以生为本理念指引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尤其是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性格、爱好、自身优势教师都要给予细致的研究。只有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这样才可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给予指导。

班上有个学生成绩比较差,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比较羞涩,还带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在课堂上,无论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还是与其他同学交谈都很小声,一些课间活动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而大胆。但是这个学生学习态度非常的认真,每次教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认真记下来,并一项一项去完成。只是他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向同学和教师请教,进而产生了一些知识漏洞。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其正面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打开心扉,接受同学和教师的帮助,慢慢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在数学课堂上也敢于大声发言。当学生学习自信建立之后,数学综合成绩也能不断进步。

3.2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学思路应当是一步一步来推进和执行的,如果仅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知识绝对是不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以及解题技巧的传授,使学生掌握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面对多样化的题目。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直接、深入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对其加以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良好预习习惯的重要价值。对此,可以联合家长共同去监督,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了解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以及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和模糊的地方,对其做标记,之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该环节更加认真听讲,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并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困生,了解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寻找有效的策略,转变他们对语文作文的看法,增强他们对语文作文的兴趣,使他们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写作,这使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芸刚.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