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助力数学学困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巧用微课,助力数学学困生

宗志伟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第三小学 安徽淮南 232033

摘要:学困生的大面积存在是目前义务教育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不仅是学校和各个老师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位家长非常着急和烦恼的问题。数学是小学学习科目中的主科之一,甚至说可以说是主科中的主科,数学方面的学困生更是为数众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因此,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刻思考、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数学;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上暂时落后、获取知识上相对困难的学生,由于班级学生数多、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多方面的原因,学困生的转化让一线老师们感到力不从心。微课的巧妙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微课的技术优势,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受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攻克的难题。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数学学科的复杂性与逻辑性,如果教学模式不够新颖,就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方法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不够顺畅,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与信心会下降,自然就会成为学困生。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同时也无法对教学质量形成有效改善。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使然,如果教师无法通过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就会因此成为学困生。

(二)教师对预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预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预习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中。从教师角度而言,一些教师没有对教学备案形成正确的认知,也没有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只是单纯地采用经验式教学和书本式教学,教师教课与学生听课节奏不一致,导致数学课堂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从学生角度而言,小学生数学涵养不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自行了解要学习的知识,这样在课堂学习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而在当下,受教师对预习工作重视不足、家长参与度不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对重难点内容辨识不清,使课程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学生积累的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学生成了数学学困生。

(三)学生学习进度与教师教学进度不一致

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要保证这一学习途径的有效性,需要学生数学课堂中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步展开学习。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方式存在局限,因而在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的现象。如在学习除法相关内容时,教师经常在讲解完成之后发现学生先入为主地代入乘法思维,无法将除法和乘法很好地区分开来,导致在后续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学生在自主运算解决相应数学题目时感觉到困难很大,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当前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后续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四)学生没有培养足够的数学兴趣

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就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掌握数学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只有兴趣充足,学生才能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现实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基础运算和反复的练习,导致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这些学生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跟着教师的讲课亦步亦趋之外,在课下时间里不愿意投入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预习或者复习,对教师所布置的一些课下任务,也只是应付完成。

二、巧用微课,助力学困生

(一)预习新知识点

学困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提前了解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并在预习的时候适当的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再结合微课的学习,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也能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锻炼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圆柱的认识》时,学困生基本无法理解“为什么长方体的长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如果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有趣的情景和精美的动画过程去理解长方体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很好的做到知识的铺垫,那么上课的时候学困生就基本能够跟上全班学习的步伐,不仅提高数学学科素养,还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比如,学习《倍的认识》时,“倍”这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困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也是较为枯燥无味的,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先通过预习,加上类似动画片的精美微课辅助,不仅吸引了学困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愿意学习,也正是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让他们上课的时候能较快理解“倍”的含义,更能接受这个概念。

(二)利用微课的课后自学模式特点

学困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由于知识接受速度慢,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完成实践操作的速度较慢,在教学环节中往往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对知识探究、发现、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每节课仅限于匆忙记忆老师归纳的知识总结,每天处于填鸭式、被灌输式的学习状态,对于知识未能做到知其所以然,也就无法完成知识的再现及应用,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数学能力不高的学困生。同时,他们由于成绩不理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他们忧心家长的责问,担心老师的指责,烦恼同学的取笑,并恶性循环地更排斥向老师、同学咨询问题、寻求帮助。同时,有些学困生由于自尊心强,有些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也不会选择去补习班学习。而微课是一种方式简单、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辅导模式,学生可自行观看、自行安排播放速度,不用和老师接触,他们就没有之前所述的诸多顾虑。老师详细、具体地按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讲解,又配以一系列典型的例题进行示范,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就能完成得非常好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有所收获的喜悦,从而产生“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从单元整体引导学生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所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单元整体来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学习。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其内容的编写以及安排往往都是有章可循的,通过将单元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促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以及体系。比如说在对小学数学周长及面积模块进行教学时,可以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周长及面积公式进行整理,进行整体教学。

总之,将微课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能有效改进教与学,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琨.基于学困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制作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71-72.

[2]张新珏,姜纯.按下数学学困生转化键[J].湖南教育(C版),2020(11):56.

[3]岳祯.巧用微课“一讲”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J].甘肃教育,2020(20):74.

[4]葛军.巧用微课激发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兴趣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9):106-107.

[5]常仁凤.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