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大红袍花椒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高海拔大红袍花椒栽培技术

杨学英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玉龙674110

摘要:大红袍花椒是炼油和制造香料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其果皮能够产生辛辣的味道,逐渐成为广大居民日常饮食中十分重要的调味品原料。本文重点分析了大红袍花椒的主要生长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大红袍花椒的单产量,从花椒的选种育苗、水土肥的管理及花椒树形的修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目的在于提升大红袍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为大红袍花椒后期的栽培管理技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大红袍花椒;栽培;产量

现阶段大红袍花椒在我国生产、生活等各领域应用广泛,是调味品的重要原料,同时花椒树具有一定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相比其他树种,大红袍花椒树具有耐干旱的独特性,因此在我国各地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该地区寒冷、干旱的特征,水资源相对来说较为匮乏,广泛种植大红袍花椒逐渐成为高海拔地区发展农业产业的最优选择。拉市镇大红袍花椒主要种植在上南尧村,种植面积2000亩,平均海拔2680米。上南尧地理位置北靠玉龙雪山、南临拉市海。为进一步提高大红袍花椒的单产量、保障花椒的生长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1大红袍花椒的主要生长习性

大红袍花椒属于一种喜光的作物,更加适宜栽培在气温偏高、气候相对湿润的自然环境当中,同时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沙质土壤当中。并且大红袍花椒树的树干和枝条韧性较强,能够经受住高强度的修剪,相比其他树种对高温、寒冷地区的耐受度更高,但是耐涝程度不强,倘若在较短时间内存在大量积水可能会导致大红袍花椒的涝死。大红袍花椒的主要外形呈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的形态,植株高度保持在3至7米范围内,植株茎干的表皮有皮刺,且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状态,颜色以灰褐色为主,表皮有细小的空隙,花朵的颜色以白色或黄色为主,结果的数量基本为2至3个,果球的颜色一般为青色或紫红色,且密集分布着呈凸起形态的油点。另一方面,相比其他作物,大红袍花椒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香味则是浓郁的麻椒香。

2大红袍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

2.1育苗和选种方面

大红袍花椒在育苗过程中,主要以实生繁殖为育苗方式,有的地区也会采取扦插或是嫁接的方法。大红袍花椒的幼苗对于土壤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更适宜种植在土壤肥力好、土层高度大于50厘米的沙质土壤当中。因此,在种植大红袍花椒幼苗时要优先选择在阳光充足、地形开阔且具备一定排水能力的自然环境中,为大红袍花椒提供最佳适宜的生产环境,播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气温适宜的期间,在播种开始之前,要首先对栽培土地进行深耕,并施加科学剂量的肥料,为大红袍种子后期的生长发育保障足够的养分供给。另一方面,在栽种大红袍花椒前要对种子进行挑选和处理:第一,要优先市场上销量高的优质大红袍花椒种子,仔细观察种子状态的饱满程度,同时将种子在经过阳光自然风干处理后在进行播种;第二,将挑选之后的大红袍种子进行浸泡,将漂浮起来的种子首先清除,拣选高品质的大红袍花椒种子,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有效提高种子成活率的目的;最后,要以600:1的比例将水和洗衣粉进行混合,并将挑选之后的大红袍种子加入到混合液体中浸泡长达一天的时间,同时对种子反复进行搓洗,并在播种之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大红袍花椒选种工作中,要优先选择品种高、外形饱满且经过后期处理的种子,在开展花椒育苗工作之前还要针对已经挑选之后的种子进行再处理。在大红袍花椒幼苗开始发育并形成真叶状态后,才能够开展大红袍花椒幼苗的嫁接工作,同时还要关注幼苗的生长状态,及时清除杂草、补充水分,并合理施肥,保障幼苗的茁壮生长。

2.2提高花椒园的建设水平

花椒园是培育大红袍花椒的生产基地,因此花椒园的整体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大红袍花椒的收成和品质。针对花椒园的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前期规划花椒园地理位置期间,要保障大红袍花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享有充足的光照资源,同时配置科学合理的排水设施,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影响大红袍花椒的发育,且花椒园的土质及肥力要能够满足大红袍花椒生长的需求条件。另一方面,花椒园要尽量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保证成熟的大红袍花椒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供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其次,在花椒园开始首批种植的前半年时间内,花椒园工作人员应定期针对园内的土壤进行深翻,并按照固定的比例施肥,为后期种植大红袍花椒供给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土壤条件;第三,当大红袍花椒幼苗生长发育达到40厘米的高度时,相比初期其根部生长为较为成熟的状态,这种情况更加适宜采取移植的方式进行栽种。另外要格外注意在对大红袍花椒的幼苗进行移植期间要保护好植株幼苗的根部状态,避免发生磕碰,尽量保证根部完整且没有遭到破坏。倘若大红袍花椒幼苗的根部在移植期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极有可能会对其后期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花椒的生命力减弱,甚至可能会出现幼苗大批量死亡的现象。最后,在选择大红袍幼苗移植时间时要尽量避开寒冷的冬季,并且要保持植株之间适当的距离,过密的植株分布可能会影响造成幼苗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针对移植成功的大红袍幼苗要注意定期进行修剪,避免其余枝叶分散养分的供给。

2.3水肥土的管理技术

针对种植大红袍花椒的后期土壤条件管理工作,一般选择在收获花椒之后到花椒树落叶之前进行处理,主要方式是使用工具对深层土壤进行翻作,深翻土地的深度普遍为15厘米至30厘米之间的区域。由于大红袍花椒独特的生长习性,这种作物对水分和肥料的要求不高,但是为了实现大红袍花椒的高产量和高品质,针对水肥方面的工作依然还是要开展。比如,冬季大红袍花椒的生长进入缓慢阶段,种植农户在此期间可以针对大红袍生长发育的环形土穴施加有机肥料,并认真观察花椒树的生长态势由此来决定对不同植株的施肥用量,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发生影响植株的后期发育。另一方面,在大红袍花椒树果实逐渐膨大的期间,种植户还要对大红袍果实再一次进行施肥保障花椒果实能够饱满。同时为了保证花椒树主干的养分,对于侧面生长的枝干,除了平斜和向上斜的侧枝,其余的全部都要进行修剪,选取粗壮的枝干稳定其长势,并控制其生长方向。

2.4花椒树的病虫害防治

一般来说,花椒树多发的虫害主要有花椒天牛、蚜虫以及绵粉介壳虫等,针对花椒天牛这类虫害,要找到其洞穴,利用有毒的竹签将其破坏;针对蚜虫这类虫害,主要采取2000倍浓度的氧化乐果杀虫液进行防治;针对绵粉介壳虫这类虫害,则要选择市场上专业的介霸、介壳灵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多发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锈病,针对这类病害主要是定期及时向花椒树喷洒多菌灵的药剂进行防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红袍花椒具有丰富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并且同时具有耐旱、耐寒等自然气候的生长习性,因此是高海拔地区普遍选择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相比其他作物具有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红袍花椒的产量和质量,要挑选品质优良的种子、提高花椒园的整体建设水平,并定期监测大红袍花椒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及水分情况,同时针对大红袍花椒常见的病虫害及时防治,保障大红袍花椒优质高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若梅, 何盒, 申怡飞,等. 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67-74.

[2]付建英, 付志军. 大红袍花椒栽培技术要点[J]. 河北果树, 2016, (1):56.

[3]李高强. 大红袍花椒标准化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