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浅析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厉翔

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 221000

摘要:铁路运输系统所包含的运作流程较为复杂且繁琐,而为了可以进一步保障其运输工作开展的速率,则需要切实对铁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展开全面探究,更好地结合问题来调整铁路运输组织,同时有效依据真实的情况,开展深入解析,以更好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安全性与平稳性。本文就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生产效率

引言:铁路运输组织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特别是铁路运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都需要深入探究,以此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并且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虽然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相信通过不断采取措施,实现铁路运输组织优化,并有效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率,就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铁路运输的和谐、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铁路运输的整体概述

铁路运输是一种常见且覆盖范围相对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倘若整体的配置较为适宜,铁路运输通常可以比路面运输的体量高出较为可观的比例。这也是由于铁路轨道可以均衡分散列车的负荷重力,从而实现列车承载力的大幅度提升。铁路运输在国内运输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彰显。因此而言,全面发展铁路运输也可以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其中,增进其提升运输生产效率是关键。

二.铁路运输的影响因素

1.人员因素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检、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3.铁路运输的事故隐患

3.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

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3.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

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

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3.4营业线施工事故

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

二、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有效对策

1.提高铁路分界口机车利用率

切实根据我国铁路网的总体布局,为了有效避免地区分界口机车的不必要浪费,必须积极配合列调和机调。与此同时,还要依据各大分界口对车流的需求,进行机车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列车等线等排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机车的运行速度。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保留列车的产生,并严格控制分界口欠轴列车的接入,充分利用调车机的综合能力,在中间站给欠轴列车补轴,以此有效提高机车的利用率,压缩机车在外段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缓解机车乘务员的超劳情况。


2.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调度统一指挥

加强对调度日班计划的审核,严格落实班计划兑现分析考核制度,重点分析计划兑现情况,并将计划兑现情况与每月运输组织奖罚挂钩,提高计划兑现率,从而提高班计划质量。调度之间要加强联系,落实货车交口时分,落实股道接车,确保货车按计划运行及车流预告制度,从而减少机车乘务员待班时间及货车途停时间,确保铁路各分界口畅通。铁路相关部门还需定期组织当地的各个管理部门,加强对分界口机车运行组织工作的有效管理,车务和机务之间要密切配合,尽量解决各地区铁路分界口运输所遇到的难题,营造良好的运输生产条件。

3.深挖运输潜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铁路部门还需要积极构建和非运输业合作办公机制,实时掌控各地区管内的重点企业产量、库存、去向等等,从而为适当调整运输组织提供相对健全的决策依据。协调解决各大枢纽重点站装卸作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车流集中到达各站之间的劳动力配置,合理压缩装卸作业时间。另外,积极推进装车的规模化、作业的流程化,协调非运输业装卸部门、发货企业购置旋转叉车、托盘、输送带等,在装车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实现集装化装车,并加大推广力度,以此提高装车的综合效率。推进货运生产组织职能由生产管理型向管理与营销服务型转变,由过去的单一货场办理向货场办理与驻场服务相结合方式转变,主动向客户提供服务,主动组织货源,主动开发市场,实现铁路与用户的零距离对接,运输业与非运输业高度融合,以此全面增强铁路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4.优化装卸车组织,压缩中停时间
车务系统还需要加强装卸车组织工作,构建卸车预警机制,及时组织分卸和装车工作,针对空车集中接入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到集中装车与分散装车的有机结合,以此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对货运班车的开行,货运部门应加强与货主之间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市场,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装卸劳动等综合情况,严格按照指定时间,组织完成装车工作。但是,在班列装车不充足的时候,则需按照技术直达要求,组织部流开车,最大程度上增运补欠,以此达到压缩中停时间的目的。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极速化发展,国内的铁路系统在不断地变革与健全。由于铁路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承载量大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我国也在加大对铁路运输的建设力度,让整体的运输网线更具完善性。伴随着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张,更好地保证运输效率也成了制约铁路运输领域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只有持续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的运输生产效率,才可以更好保证铁路运输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嘉.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探讨[J].中国储运,2022(01):192-193.

[2]薛焱.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