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与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浅谈传统文化与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融合

田莉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6423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这是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时代主题。对少先队员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是少先队的首要核心任务。政治启蒙就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核心期望。价值观的塑造要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

引言

对于少先队而言,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种重要的课程和教材、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反思过去,学校少先队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社会化实践活动载体,导致部分少先队员存在自主探究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2021年2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队活动要突出实践育人特色,推动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发展。加快建立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构建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紧接着,团中央也下发了《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向应当大力推进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活跃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一、规范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

规范使用和保护少先队标志标识,强化“六知六会一做”队前教育,按照教育充分、程序规范、执行细化的总要求,全面实施分批入队。首批入队队员一般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30%。运用少先队特有的多种激励载体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规范开展“红领巾奖章”一、二、三星章争章活动。加强对各学校、县区少工委规范开展一、二星章争章活动的工作指导。保证市县两级实体奖章的颁发配备,做好四星章推报工作。中学少先队组织面向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团校教育、主题队课等多种手段开展团前教育,将各级“优秀少先队员”评选和“红领巾奖章”争章、少先队岗位锻炼等情况,作为少先队员推优入团的重要参考指标。2022年年底实现年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的新入团团员中,经少先队组织推优入团的比例达90%以上。

二、促进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的养成

在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全委会上指出,“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二是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第二个层次是少年儿童教育的特性所在,是少先队组织的本体功能,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培养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因此,发挥少先队教育独特性的前提是要正确把握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对此,檀传宝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是“少年儿童学习、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信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少先队作为服务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具有自身的性质、目的、任务、制度等。此外,少先队还有特有的仪式标志,并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外拓展活动等。少年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表现为“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因此,从认知层面,对少先队员的引导要采用直观的手段代替生硬的讲解,“将枯燥的政治知识情景化、让政治理念变得生动起来”,借助红领巾、队徽、队旗等具有独特意义的标志来塑造队员对组织的认同情感,从而使得政治内容和政治情感进入少年儿童的潜意识,促进队员个体意义的内化。

三、社会化项目式评价推进少先队特色

《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重视对队员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逐步完善少先队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在项目式活动中,以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实践基地社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模式贯穿队员的实践活动。同时将评价体系与“红领巾争章”实施相结合,大力推进红领巾社会实践特色争章,鼓励少先队员积极参加社会主题实践活动,人人争得“红领巾社会实践奖章”,以此作为评选项目化学习优秀队员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深入开展少先队社会化项目式活动的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少先队员的内驱力,转变了思维模式,激发了少先队员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队员们写下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多篇研学日记发表在当地媒体上;在保护运河立法调研活动中,队员们积极走访运河沿岸的社区,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收集第一手资料,为立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队员们参加了浙江省文物局举办的“2021年浙东运河杭甬对话”,与省市文物保护机构、杭州市学校进行了线上对话和互动,吸引了《浙江卫视》《宁波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为更好地呼吁更多市民参与运河保护,队员们独立设计了若干保护运河文创产品,充分展现了少先队的别样风采。

四、搭建“幸福活动”平台,让家长更支持少先队

普通小学大队部依托持续扎实推进的一二年级快乐家庭学习苑、三四五年级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形成“15分钟少先队校外幸福活动圈”两翼,推进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学校大队部定期发布“乐学童”活动菜单,经家、校、社共同参与并设计活动任务打卡单,组织队员们开展多样化、多线路的“幸福之旅”。此外,我们还深入挖掘家长资源,家长轮流当辅导员,开展多彩活动,转动“幸福转盘”。妈妈是检察官,那就邀请她给我们做一场法治专业讲座;奶奶是点心行家,那小队活动就一起跟着奶奶做草头饼……家长资源成为活动资源,借助家长和队员的双项互动,打通校外活动固有模式,充分调动队员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家长更了解、更支持少先队,成为“幸福后援团”。自己幸福了,才有幸福教育的能力。秉持“让幸福向家處:延伸,夯实队员幸福成长重要支点”的理念,普小的“南f福讲堂”也成了少先队幸福教育的助推器,每一期定一个主题,_热点验或困惑,通过专家讲座和家长分享,让更多的家长有了幸禧感悟和幸福教育的能力。

结束语

少先队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美好明天都昭示着少先队工作的光明前景”。少先队员光荣感树立问题、少先队组织独特功能发挥问题以及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少先队工作面临着三个具有全局性、挑战性的重要课题。基于少先队组织现状与改革要求进行研判分析,面向新时代发展的少先队,要积极主动应对时代变化、响应时代号召,结合新形势下的改革目标,从做好家校社光荣感教育衔接,做好队员政治社会化的培养、树立辅导员内部自觉发展意识等方面入手,以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应对新时代少先队发展的任务和挑战,从而开创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任务和使命,早日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列肖蓉.浅论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意义[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28.

[2]史晓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3]郭洁.在少先队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之行动策略研究[J].少先队活动,2019(04):32-33.

[4]张延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中的德育研究[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01):67-71.

[5]胡颖群.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意义与要求[J].中华少年,2018(1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