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祖丽胡玛尔 · 米吉提

新疆伽师县古勒鲁克乡拜什塔木小学 新疆伽师 84430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去创建高效的课堂环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加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新型教学模式无法大面积推广。随着新课改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涉及面越来越广泛,传统教育方式以无法满足学生们对课堂的期望,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进行满堂灌式教学。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达到上级布置的教学进度,教师就必须加快脚步教学,导致小学课堂出现满堂灌的情况。也就是说教师不会顾及小学生是否听懂这一节内容的讲解,教师目的仅仅是达到教学进度。那么满堂灌式教学对于成绩差的小学生来说就是在听天书,根本听不懂,对于成绩好的小学生来说有可能能够听懂,但是这个数学课堂也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所以,有很多小学生就会在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打瞌睡的现象。小学生在听不懂课堂知识点的情况下,就没有办法将作业完成好,对于成绩差的小学生来讲就开始抄袭数学作业,甚至不完成数学作业。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全体小学生都不喜欢听数学课,毕竟听了也听不懂,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喜欢枯燥无味的课堂,严重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成绩进步,不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水平。

  1. 教学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教学中,依然可以见到“修一条水坝”、“加工一批服装”等问题的举例,这些数学问题的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都是几个已知条件和几个数学问题,所以显得特别枯燥,严重缺乏问题吸引力。此外,数学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所以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相关的数学问题时,应当有效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内容,正确建立合理的教学情境,促进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吸引学生的上课专注力,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举个例子,在学习和解决方程类的数学问题时,一般在原文中的题目内容都是这样描述的:现有一段公路长约50米,有甲、乙两队进行维修,而甲队修完25天就可以完成,乙队修完需要30天完成,问:甲、乙两队合修的话,多少天可以完成?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学生一般都表现得比较陌生,而且很难提起兴趣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所以一般都是在教師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模仿和记忆。但是,如果换一种问法,如:现在我们学校门口打算修建一条公路,然后由甲、乙两队进行完成,甲队完成需要25天,乙队完成需要30天,问题一:在保证良好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你觉得应该选哪个队完成施工?问题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完成速度,你认为还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从根本上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解决,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再比如,在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分数类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问题,如:大熊猫是国家级的野生保护动物,在2011年,全世界的野生大熊猫约有5000只,我国占百分之多少?其他国家占多少?教师可以在问题提出之前,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关于大熊猫的生活纪录片,讲解一下和野生动物有关的文化知识,激起学生的爱心和保护情感,再出示例题,很好促进学生的专注力更加集中。

(二)树立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题是千变万化的,每一道题目都是不同的,但针对一类问题,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性质,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形象思维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比如:在教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时,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时,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如在教学某一个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数形结合是数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运用得多,就会自然而然得在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形成一个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地使小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建立起一套能够将难解问题转化为形象的图形的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积极构建生活情境、提出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密切,特别是小学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构建生活情境,提出生活问题,让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最熟悉的生活情境、生活实例以及生活问题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与生活问题的吸引下,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探究。

例如:以“购物”为例。购物自然离不开人民币的应用,部分小学生认识人民币,却不能对其进行独立应用,缺乏独立购物的经历和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为超市的情景,在教室中整齐摆放相应的文具,标明文具的价格,小学生需有人扮演超市的收银员、有人扮演前来购买文具的顾客,教师可以用卡片代表人民币,给小学生每人发放五张卡片,每个卡片上对应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需给每个小学生规定购买的文具名称和数量,让小学生到“超市”中去采购,并找回相应的零钱。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生活化的任务,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人民币,也能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決一些与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不同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1]杨永霞. 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探讨[J]. 天津教育, 2020(16):2.

[2]卞鸿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3).

[3]朱春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