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青少年 口语传播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应用

陈莹莹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内容摘要】 新时代的口语传播教育教师,既要登高望远、展望明天,又要脚踏实地、善于学习、勤于研究、乐于奉献。口语传播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国人对国民语言的运用能力、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工作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场景传播力。口语传播教育课程是一个以口语考核为契机的素质教育课程。 当代口语传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情商、智商、语商;时常鞭策自己不断积累、终身学习,吸吮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建设祖国口语传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强大的能量!

【关键词】口语传播教育;教师角色作用

口语传播为传播学专业术语,是指传播者(说话人)处于各种社会情境中,借助于语言认知能力,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向受传者(听话人)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从而达成彼此沟通的目的。

一、口语传播教育课程是一门通识能力培养的课程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模式的不同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足可以说明语言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口语传播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国人对国民语言的运用能力,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工作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场景传播力。口语传播教育不受性别、年龄、专业和职业限制,内涵丰富,经世致用。

其中通识体现在:能为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行业提供服务。如能为播音、主持、朗诵、表演、戏剧、演讲、谈判、沟通、营销和教学等提供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二、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课程是一门素质教育培养的课程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和中高考教育的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型,中小学校正在启动语文口语考核。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课程是一个以口语考核为契机的素质教育课程。艺术素质测评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教育质量评估中,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的内容之一。

其中素质体现在:普通话水平达标,语言认知能力强,口语表达清晰达意,交流顺畅,语言艺术素养全面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在口语传播业务方面:具有足够专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戏剧表、导演知识和能力;具有足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储备;熟悉即兴口语表达的创作过程。

(二)在教师教育工作方面:语言表达清晰,乐于耐心讲解;教学上注重学生成长和发展,而非成绩和效率;思路敏捷,能够灵活的将口头作文的要求转化进教学情境中;具有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生动有趣的教学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反应力和掌控力,随时感受课堂中学生的情况和状态,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引导并给出解决方案。

四、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起着举足若轻的作用。青少年口语传播教育是面向未来培育人的事业,需要我们有前瞻性思考与创造性行动。今天的口语传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更要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使命,同时还必须为自身如何适应未来的教育做准备,为终身口语传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准备。

(一)青少年口语传播教师首先是立德树人的智慧者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时空怎样变化,育人的根本永远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是永恒的真理,这个德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德“立”住了,人才能“树”起来,才能真正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二)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

爱尔维修有这样一句教子格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潜能,孩子将来能否有所成就的关键,就在于他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有效开发。口语传播教育教师要善于用细微的眼光观察孩子的语言能力、发现孩子的语言特长与天赋,充分挖掘孩子语言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传播的基础能力、表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

口语传播基础能力是语言的外部呈现,包括语言矫正、声音优化、声音塑造;口语传播表现能力是语言的内部开发,包括内心感受的激发、文字理解、深化丰富的表达手段、语言的呈现能力。口语传播应用能力是从语言言之有理到言之有物的过程。

(三)多维培育学生的三商:情商、智商、语商

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及管理能力。情商主要包括自我情绪认知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运用情绪,有效处理自我及人际关系达成生命目标的能力;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语商是指语言商数,是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一个人语言的思辨能力、说话的表达能力和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三个方面。

口语传播教育教师对学生三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具备更优秀的语言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场景记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组织协调及领导能力等。而且口语传播教育教师还会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模式、提升认知水平、拓宽理解层次、塑造价值判断、提升问题处理能力、激发创新创造力等。口语传播教育让学生养成深入思考、准确表达的习惯,最终以培养具有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有道德修养、有审美情趣的、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青少年儿童为目标,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四)口语传播教师是终身学习的研究者

终身学习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有的人年方二十,垂垂老矣;有的人七十高龄,仍觉年轻。对教师有价值的,并不只是我们在大学念过书的事实,而是我们求学的态度,终生爱学习,终身爱教育的人生追求与教育创新的能力。

1、口语传播教师要践行终身学习的人生信念

学,可以立志;学,可以成才;学,永远不能停止;学,应该成为生命的永恒追求。因为只有学习,才使你的人生精神丰厚;只有学习才使你对这个世界看的更完整、更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执着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伴随时光流逝不断滋养、舒展生长。这样的教师才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永远胜任教师的工作,这样的教师才会成为终极成功的人。

2、口语传播教师要不断探索口语传播教育的规律

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办事,提高教育水平,是国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口语传播教师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但是,有没有教育规律,怎样认识教育规律,这需要教师用一生去探究。

口语传播教师不仅要与时代共舞,而且要引领社会的语言风尚。口语传播教师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丰厚其文化底蕴,涵养其精神品质,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研究者,才能不断发现口语传播教育的新规律,才能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有质量的个性化教育。

注释:

①爱尔维修:[法],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