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岳亚秋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阅读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阅读,能够起到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作用。实现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无法得到深层次知识,无法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优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提出优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期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有所注意。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综合素养

学生综合素养指的是学生利用语言文字捕捉信息的能力、认知思维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教学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部分语文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然而,依旧存在许多教师利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法实现新课程目标。因此,阅读教学模式上还需要优化,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够挖掘文本背后意蕴,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实现思维广度的拓展,进而丰富情感认识。

一、优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实现自主学习,才能够做学习的主人。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教师给予的支架进行自主探索,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文章内容,对陌生的字词进行含义推断,进行实现文章内涵的理解,实现更深层的理解,得以开阔眼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小学阶段属于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完善,理解能力有限,知识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正迁移,利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来实现新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核心,需要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获得阅读激情,拥有良好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开展审美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关注价值观问题,审美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方面。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方面。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对情感利用概括性的词语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无法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阅读文本创设相应的情境,实现美的切身体悟,促进心灵的发展,获取文章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价值,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审美价值观。

二、优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优化阅读教学目标

1.目标制定要具有合理性

教学活动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现阶段语文阅读材料主要涉及记叙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这几类文体,因此,教师开展阅读理解教学,这制定教学目标上,为了确保教学目标制定的合理性,教师需要根据这几类文体的自身特点来开展,对语文教材涉及内容进行整体耙梳,对于阅读内容要分清重难点。另外,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要考虑统整性,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阅读教学主题的分析,在教学原则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主体间的差异性,实现对材料的整合,关注细节部分。

2.阅读教学需落实具体目标

关于阅读教学目标按照课程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因此不同维度的目标制定有着不同要求,关于知识层面,需要学生实现字词句的积累,现阶段,存在部分语文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完成识记任务,然而在却缺乏建构。阅读文本的内涵较为丰富,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在阅读中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应用于作文写作,实现升华。关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思维品质上得到提升,由低阶思维发展为高阶思维。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教师可以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进而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内容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关于情感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丰富情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情景美。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品味作品情感,完成审美体验与评价活动。

(二)优化阅读教学活动

1.阅读教学需重视知识广度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扩充文本外延,让学生能够通过文本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布置教学任务方式开展,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资料搜集。例如,教师在讲授《梅兰芳蓄须》时,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就梅兰芳的背景资料进行搜集,学生在阅读梅兰芳的人生经历后,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实现了深入把握,实现了知识广度的拓展。

2.阅读教学需重视思维高度

在阅读教学方面,还需要重视学生思维的高度,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开展具体活动主题时,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设置具有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展现出自身感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答,破除标准答案陈旧观念。例如,教师针对《扁鹊治病》设置阅读问题,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你通过这篇阅读材料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此时学生只要答案言之成理,教师均应及时表示肯定。

(三)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模式

关于阅读评价方式上,教师也要进行优化,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通过阅读理解测试的成绩,而且还需要观察学生阅读课上的表现,教师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完成统一评价后,还需要利用个性化评价作为补充,观察学生的发展,让后进生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完成评价后,教师还学要进行教学反思,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评价主体方面,也要改变以往单一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得到综合性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阅读教学模式上不断优化实现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获得提升,本文在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优化阅读教学目标、优化阅读教学活动、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模式等策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进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除此之外,现阶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新时代教师要有勇于探索的意识,阅读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从实际出发,实现各要素的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湘湘.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建构[J].教师,2020(18):55-56.

[2]郭军宇.基于情景创设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优化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