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大众传媒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姬红丽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300000

摘要:大众传媒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存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相互参与式的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的基础上转变为现实,变得更加强大。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在社会科技教育的前沿,探讨大众传媒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结合,有很大的意义,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提供大众传媒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综合性发展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今,在互联网纪元到来之时,对新时代体育教学要求其在课程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及课外延伸方面都要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这需要体育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手段,以应对当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1大众传媒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1.1促进学校互联网体育教学专业化

(1)在体育课上加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道尔顿制教学方法。即调整体育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构建体育学习的流程,体育教师应用网络将课前预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比如某个武术套路的完整的动作示范和每一个动作的分解示范,学生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标记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课上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2)实际操作上,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理论讲解模块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大屏幕播放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一边锻炼一边学习,播放的讲解模块要求教师不仅讲一些动作技术部分,还要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运动受伤处理知识、体育赛事项目的规则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广泛的了解体育。

1.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在大众传媒教学驱动下,首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交理论数据和音频、视频课题,还可以为自己制作多种多样的课件和“微课”,并运用到教学中。其次,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展开课题问卷教学,搜集和调查教学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活跃起来,提升教学质量,还对体育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目前,教师要有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教学能力,比如录像制作和播放、新型软件使用、网络知识搜索以及利用现代化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大众传媒时代还能将多种教育方法,科学有效地引入大学体育教育中。例如,教学领域中的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个别学生进行特定的教学,而且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统一教学,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软件、依托网络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网络分析数据,获取有效的指导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高效化。

1.3加快互联网体育教学资源的归纳和整合

(1)加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善学校的宽带接入情况和互联网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和教师可自由使用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优秀的体育教学资源可以发送到每一个班级中,使这些体育资源在整个班级中普遍应用,学生和教师在这个空间里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2)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对互联网资源平台的支持力度,推进学习平台的归类整理以及实名制建设,规范体育网络资源,扩大优质体育网络资源的覆盖范围面,促进学校优质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交流。在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教师创新体育课堂,如利用建设试验区或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实验创新体育课堂。

1.4家长加强与教师的沟通,统一家校教育影响

家长要增强家校合作的意识,改变知识被动接受的局面的,要学会充分利用教师给家长的反馈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增加沟通的频率。此外学校应多开展家校合作的活动,常见的有亲子体育活动,运动会,户外拓展等实践活动。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增强主动性。另外,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家教更加注重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家长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方法掌握当下热门的网络平台以及检索方法,提高自己网络素质的前提下,帮助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体育。家长要善于发现和运用网络上优秀的体育资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增加与学生一起体育运动的时间,帮助学生体育的学习,使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2大众传媒教学大学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1课内学习设计

在上课之前,教师将本节课教学内容、技术动作的讲解视频和各种规范的技术动作示范视频发送到互联网平台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平台设置浏览痕迹,通过浏览痕迹从而记录每个学生学习状况。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是远程教学,教师利用软件的视频功能和麦克风功能进行教学,讲授技术动作、示范技术动作,并通过预习与学生交流讨论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后,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环境布置练习内容。由于受到场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课中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有场地限制的练习和没有场地限制的练习、基础差的学生练习和基础好的学生的练习。以羽毛球教学为例:场地限制的练习内容可以布置为高远球挥拍100次,发球挥拍100次,正反手颠球20分钟,跳绳3分钟和学习一个新动作的徒手动作练习;没有场地限制的练习内容可以布置为热身10分钟、步法移动3组,练习一个新的技术动作,由同伴丢球或者发球来练习等。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在练习结束部分将练习动作拍视频提交给教师,由教师再进行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2课外学习设计

熟练掌握技术动作,仅对一门课的课内学习是不够的,通常还需通过课外学习来消化知识。在课外学习设计上,教师可以用软件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可通过打卡或者反馈录制的视频来完成。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平台上打卡,如打卡的地点是在哪个运动场所,平均心率是多少,截图发送。学生还可以和同伴组队去进行竞赛,拍摄竞赛或者练习视频反馈到平台上,教师查收。这样学生不仅有锻炼的动力和激情,教师也能监督学生锻炼,掌握学生的运动情况,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体质的提升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转变体育观念、丰富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方法,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跃慧.互联网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分析[J].才智,2019(36):133.

[2]董新亚,董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151+153.

[3]张超. 互联网+可穿戴式体育锻炼监控服务系统的理论构建[D].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