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研究

何莉 冯万秋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82例因创伤而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急诊急救护理。根据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1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急诊急救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调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急救创伤病人中,配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护理质量,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科是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的重要科室,此科室所收治病人较多,收治疾病较为特殊,多以危重疾病、急促疾病为主[1]。据临床不完全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创伤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多趋势[3]。创伤是指身体、肢体因某种因素而导致的损害,创伤在急诊急救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以护理干预为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病人生命安全[3]。我科室为了提高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在本次调研中采用了2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为了调研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于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82例因创伤而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病人进行调研,具体实施情况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82例因创伤而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急诊急救护理。根据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1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41)例病人,男=21例、女=21例,年龄在22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1±1.21岁。纳入病人之间的一般资料经对照结果证实,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

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急诊急救护理,具体如下:(1)疾病评估:根据科室情况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为在我院工作年限较长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对其实施抢救,同时进行疾病评估,根据语言、动作反应、眼神反应评估结果将其分成不同等级,确定重点处理病人,并开展疾病处理工作。(2)时机选择:遵循“先抢救后治疗”的原则开展绿色通道,对于急重、危重病人要立即实施救治,争取在1小时内完成抢救,同时根据病人时机情况实施区域划分。(3)呼吸道处理:病人入院后,要为病人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携带假牙者,要将假牙取下,同时遵医嘱对其实施吸氧干预。

1.3指标观察 (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采用评分方式进行评价,总得分值越高证明病人对于本次护理满意程度越高。(2)抢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采取的数据均纳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处理,对于技术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

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调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评分

常规组

41

80.35±1.21

调研组

41

90.11±1.35

t

//

34.472

P

//

0.000


2.2抢救时间对照

常规组抢救时间长于调研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抢救时间对照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

常规组

41

83.01±10.15

调研组

41

44.11±13.15

t

//

14.994

P

//

0.000


3 讨论

严重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严重创伤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创伤在临床治疗中以急诊急救治疗为主,虽然有效的救治可改善病人疾病症状,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但急诊急救治疗方案特殊,另外病人所患有疾病也较为特殊,故而在救治过程中要配合护理。通常情况下临床常用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这种护理方案虽然有效,但实施效果一般,不太理想。为了提高护理实施效果,我科室则采用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弥补传统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还能够保留其优势。护理干预方案在实施期间,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可细化护理职责,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时机选择,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通过呼吸道处理,可降低呛咳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诊急救创伤病人中,配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护理质量,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马静静,唐志均. 预见性创伤护理联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性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21,27(6):189-190.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6.079.

[2]盖纳,董青苗.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4):115-11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4.056.

[3]黄春玲. 急救护理运用于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0):81-82. DOI:10.13214/j.cnki.cjotadm.2021.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