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历史教学内容简约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8
/ 2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内容简约化探析

王庆生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 福建泉州 362618

摘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此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能够适应历史学科改革的要求。随着教育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着力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初中历史简化教学将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今后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标下历史教学内容简约化。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内容;简约化

引言

学习历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历史知识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许多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充满了活力,教师可以大胆使用自己的创新方法和智慧,将复杂的内容简洁化,把冗长的教学过程条理化,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记忆,达到当堂、高效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以及历史课程改革的真正需要。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初中历史教师资源较为匮乏。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初中学校因历史教师专业素质不符合要求,且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上比较困难。二是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这门课程,课堂中经常不认真听讲,从而对历史知识点无法有效掌握。三是由于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还不符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足够重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1]

2新课标下历史教学内容简约化探析

2.1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初中学生比较听从于老师的教导与安排,所以“高效课堂”的构建,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其老师的教育观念,将以前传统的观念转变成高效学习的观念,这才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首要前提。初中时期的学生对于辨别是非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对于如何正确把握好学习来说,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所以老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但引导要适度,不要过度引导,要是学生必须要按照老师的方式去学习,这样不仅不会使学生进步,更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发展。如果引导过于弱,就会造成学生过度的“肆意生长”,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够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力度,把握好标准尺度,就可以使学生既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冲,又能够保留自身的个性化发展[2]

2.2双向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很难跳出课堂教学的这一模式,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的优化,并将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作为教学策略选用层面调整的一个基础。例如,武汉市某重点中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出了双向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进行答案的探寻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会通过提问等形式与学生就基础学科知识和问题进行教学层面的沟通、讨论与交流,在这种以互动为媒介的双向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距离可以被拉近,且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也能够较好形成。其他中学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对这一策略进行借鉴,从而使得中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与学的进程之中[3]

2.3创设简约的多种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思想世界比较丰富,删繁就简繁杂教学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有能力总结出更加简便的学习思路为之所用,也是对教师总结更好的简明教学思路创造了实践的前提。教师该因势利导,与学生自然、平等地交流沟通,以通过自学达到目的,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和学生友好沟通,甚至达到强化记忆效果的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简约教学方式不是唯一的,构建过程也不是僵硬不变的,可变性,是简约化教学的特点。

2.4创造民主型的课堂气氛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想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的观念,从传统应试教育中,将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位置。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形式,才能让学生得到认同感,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愿意跟随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学习知识,才能真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2.5组织小组学习合作教学

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相互合作,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差别性特点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指导学生们相互合作与沟通,保障学生们提早经历社会中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们充分掌握一种优良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若想加强历史教学课堂活力,老师可加大相互合作的力度,从而建立活力四射的初中历史课堂,最后通过学生们主动学习与动脑思索等行为,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6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

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行为或思想上的偏执,为此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缓解初中学生的思维定式问题,降低因为青春期叛逆而给历史学科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历史学科的教师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式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引导每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探索以及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此节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表演话剧的方式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情景还原,让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事实角色,然后让学生在话剧的演练当中体会拿破仑在历史史实中的影响力,此种利用话剧演练历史史实的方法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对历史知识探索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2.7应用现代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给大家也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而对于教育来说,科技是辅助教学活动很棒的助手。现代化技术的融入教育,不仅是使黑板变成了多媒体白板,随之使粉笔的使用也越来越少。使摆放在教室前面的“大头”电视,变成了的投影仪;使以前播放英语的老式收音机变成了可以统一控制的智能音箱。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变化,新科技还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搬到网络上去,使老师也可以在网络上教学,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再就是网上的专业的一对一辅导,也可以使学习更快地找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和不足点,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提高学习的能力。教师也更能够通过网络技术达到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地完善自己。

结束语

我国在较长时间的历史教育中,一直没有改变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设计的,而这正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精神层面可以适当尝试简约的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历史在课堂上的实用性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清.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简约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17)

[2]林绍椿.试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9)

[3]丁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0)

[4]石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简约化教学探索研究与具体实施[J].学周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