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韧性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护士心理韧性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徐茹茵 鲁娟 徐艳 姜丽萍( 通讯作者)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压力源并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对我院医院护士共计35名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测量表以及压力源统计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记录,并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在测定完成后,在我院医院内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管理,并且在疏导完成后,应用症状自测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确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缓解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医院内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工作与环境最为明显,其次则为患者方面的问题。而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管理教育,相较于管理前,医院内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明显减轻,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内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应对,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医院;心理压力源;调查分析;应对方案

  心理健康所指的是一种高效且和谐的心理状态,而护理工作本身就属于一种高压工作,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负担疾病,并且还需要面对来自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医院内护士在进行工作时,不仅工作难度较大,并且还需要面对被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医院护士需要承受的压力,所以在进行现代化的人性化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的,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还需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才能保障医院内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得到改善,使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本次研究中,探讨分析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压力源并分析及应对措施,现作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对我院医院护士共计35名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测量表以及压力源统计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记录,并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在测定完成后,在我院医院内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管理。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均在两年以上,护理人员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为26.1±4.1岁。其中包含大专工作人员19名和本科工作人员16名。

1.2方法

首先在进行护理管理时,需要按要求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反映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其次,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在评估完成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心理状态优化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压力缓解时,应当帮助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价值观,使护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有效的培养并加强其心理卫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升,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当做好其压力来源的分析,帮助不同的护士排解自身的心理困扰,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使其抗压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在进行医院的管理工作时,应当优化护士的工作环境,通过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以及增加编制的方式,使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压力得到控制,并且还需要增加护士晋升以及进修等的机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提升。由于医院内患者数量较多,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尽量增加医院护士的数量,使不同的护士在工作时能够具有各自的工作量,使其在工作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还需要规范护理文件的管理减少重复的护理书写,尽量通过电子录入的方式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而并非是消耗大量的时间在冗余的文字工作中。

最后还需要强化医院护士的业务能力培训,给予护士足够的自我训练平台,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满足现代护理学的需求,使护士在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时获得足够的信任,并且良好的业务培训,能够增强护士的成就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医院内部可以定期请护理心理专家开展讲座使护士不断学习常用的自我心理调整法以及暗示法,同时在医院内部还可以积极举办有益的户外活动,使护理人员通过这种形式来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

1.3 评价标准

  对比所有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记录其心理压力来源。

1.4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本次研究实验软件应用spss 21.00 for windows,采用X2分析实验结果中计量数据,应用T值分析结果中计数数据,将结果P值与0.05进行对比,评估其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

2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医院内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工作与环境最为明显,其次则为患者方面的问题。而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管理教育,相较于管理前,医院内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明显减轻,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2。

表1 两组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对比(x±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敌对

人际关系

偏执

管理前(n=35)

1.98±0.23

1.41±0.13

1.67±0.12

1.42±0.03

1.45±0.05

管理后(n=35)

1.25±0.19

1.12±0.09

1.27±0.05

1.13±0.04

1.21±0.12


表2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

心理压力源(n=35)

占比

工作环境以及资源

24(68.57%)

患者与人际关系

19(54.29%)

护理工作方面的问题

16(45.71%)

工作量太大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12(34.29%)


3讨论

在进行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时,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注重护士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好护士的心理状态优化。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减轻护士在工作时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而导致护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在医院内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应对,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晓花,周倩,刘艳, 等.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分诊护理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6):723-725.

[2]于静静,金霞,孟丽丽,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实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7):112-113.

[3]贺赛玉,谢红珍,梁卫根,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优化实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6):100-102.

[4]王华芬,卢芳燕,盛迪,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4):5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