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渗透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渗透策略探究

吴随昌

陕西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 邮编: 712100

摘要:数学在初中属于重要的教学科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既 是满足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标教学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又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本文对深度学习含义以及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初中生的思维是有限的。在学习数学时,很多学生只能进行肤浅的学习。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是肤浅的,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这对将来取得更大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探索学生深入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益最大化。

1 深度学习含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法。其概念是指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逐步将学习方法从机械的被动接受的浅层学习提升为多样化的深入探究学习,从而促进低层次思维能力向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从简单直观的知识结构向扩展抽象的知识结构的延伸,最终实现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这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学知识和技能向真实情境的有效转移和应用。从这个概念不难看出,一方面,深度学习具有横向和多维的特点,它不仅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深度体验,将体验中产生的体验转化为学科知识和技能,也能有效地转化和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有纵向特征,强调基于意义建构的记忆,以及在新形势下对问题解决及相关方法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视觉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质的培养,拓展数学教育价值,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渗透策略

2.1 注重前概念,奠定学生学习基础

深度学习的实施需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学习的主要动力。由于缺乏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前概念的应用,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概念框架。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了解对边平行较为容易,但认知并非动态化的,会使学生在学习时受到思维的限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并列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角的变化上,并联系平行线的本质,将原本定性的角度判定转变为定量,这便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了解,应用前概念基础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2 动手操作,体验知识产生过程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思想相对有限。他们总是习惯于把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塞进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全心全意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能掌握一些肤浅的知识,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更高要求,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将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引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已成为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学生动手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创新策略。它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刻消化所学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实践者应积极组织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例,首先,笔者让学生一起回答了以下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180°。”接着,为学生展示以下问题:“怎样将这个几何语言进行转化,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呢?(已知△ABC,求证∠A+∠B+∠C=180°。)怎样证明你转化后的这一命题呢?”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运用拼图法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有的学生进行了以下拼图,即将两个角撕下来,拼到第三角的两侧,还有的学生撕下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将这两个角拼到第三个角的同侧。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问道:“怎样能够在不移动角的情况下实现角的转化呢?”学生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做一个和已知角大小相等的角或者运用平行线进行转化,并在课堂中展示了作图的过程。然后,笔者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最后,笔者指出了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提升。总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美好滋味,主动地探索了数学知识的内涵,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

2.3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激励学生学习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初中数学的深度学习中,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受学生考试成绩的限制,而应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表现出发。教学评价应注重多样性,可以通过课堂测试评价、教学观察评价、访谈交流评价等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实施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广泛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注重教学。针对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教师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束语

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之上,教师需要找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作用。学生只有实现深度学习,才能够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参考文献:

[1]倪晨刚,司擎天.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30):23-26.

[2]刘长友.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触及本质、引领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9):55-56.

[3]宋影波.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