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探索

韩涛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基础的、中心的、关键的数学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迁移性,具有基础性、统一性和成长性。数学核心知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加强数学核心知识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数学学习负担重、效益低等现实问题。采用抽象度分析法和有向平面图遴选数学核心知识,并利用核心知识在知识体系和发展中内在逻辑上的连贯性和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实施教学,可以实现知识多向生长和儿童智慧成长相统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探索

引言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态度、逻辑推理和学科素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在以往传统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视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解答,以及数学概念的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将这些知识记住、熟背,但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并没有完全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育教学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应当提高对核心知识的重视程度,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灵活运用,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推理等能力 。

1小学数学核心知识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是指小学数学课程中基础性、中心性、关键性的数学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迁移性,具有基础性、统一性和成长性。这些核心知识在知识体系和发展中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本质内涵的一致性,具有很强的生发、吸附、统摄、解释和应用功能。比如,数的意义、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性质(特别是作为运算固有性质的运算律),就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核心知识,因为根据它们可以得出运算方法,理解算理,发现运算的规律,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关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等方面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借助核心知识本质及其内隐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渐次展开,在思考方式、学习路径等方面与核心知识具有连贯性、一致性[1]

2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探索

2.1着眼“产出”,多元表征

我们将学生视为知识的“生产者”,关注乘法的生成和发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实物(学具)、图形、符号等不同形式来表征乘法,以此建构乘法的意义。比如,要求学生根据乘法算式画出相应的点子图或圆圈图,强化图形表象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求学生根据乘法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同时,感悟对应的思想,激活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丰富的课堂实践基础上,我们从数学学科的本质和规律出发,依据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理论,创生了以数学核心知识生长为线索、遵循儿童学习逻辑、凸显素养导向和长程设计、强调知识内在逻辑和数学思想方法一致性的基本教学模型,以及不同类型核心知识的教学模型变式;提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经常采用的基本教学策略和需要注意的具体教学建议,总结了核心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步骤,建立了匹配核心知识结构体系、彰显统摄性观照和关联性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体系。

2.2合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思想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大部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数学具有抽象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素。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理解、认识数学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因此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具体的图像视频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以《自然数》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分辨数字以及数字应对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卡通人物、汽车、树木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喜爱的物品,让学生根据多媒体上显示的物品进行自然数计件。这样学生将会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自然数,实际上是对具体事物的计数方式。事物没有大小、规格、形状的规定,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可达到充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标[2]

2.3、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还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师所开展的活动中,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无意识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主动的思考,在竞赛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思维和智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高效。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会并掌握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应用,这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相关的数学竞赛。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教材内有关混合运算的题目写在对应的卡片上。在课堂上,对学生举出任意的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混合运算相关知识;并且学生在组内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去辅导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便能够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2.4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尊重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等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方式、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等有机对接,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时,可以采用绘制知识树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知识树模型,直观地将本节课知识表现出来。再让学生模仿并尝试绘制知识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生活化还应对教学评价进行变革,将关注生活、服务生活作为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关注数学教学生态和教学的过程,检视学习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意识、生活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情况,关注数学教学结果,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建立与数学生活化教学相一致的教学评价体系,致力于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5增强课堂游戏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不断调整游戏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互动性的游戏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于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中游戏的开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对课堂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让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在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有深刻的了解[3]

结束语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知识建构的教学,进一步完善理论框架,寻求案例支撑,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张婷.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142-143.

[2]张统才.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名师在线,2019(35):48-49.

[3]郭芬妹.基于核心素养在数学广角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