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浅谈对小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

丘振均

大埔县大埔小学,广东 梅州 514200

摘要:"教乃国之本,师乃学之本"。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品德、习惯和行为。新文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十项基本准则中也明确提到,教师不仅仅需要带头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带头学习践行弘扬社会主义中国核心思想价值观,还特别需要潜心教书育人,落实教师立志以德为师树身育人这项根本任务。由此可知,立德树人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任务。那么,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怎样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以下是我提出的浅见。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品格;校园文化;养成

一、利用学校的校园文化学习道德品格思想

校园文化仍然是推进学校政治教育中外藏内隐的一种教育精神元素。文化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文化灵魂,它仍然是学校凝聚和谐人心、展现和谐学校的重要形象,凸现它是提高各学校素质文明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培育校园文化不是直接的对每个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将其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政治思想上,从而对其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深远影响效果是任何的学校教学教育课程中都无法直接形成的。一个健康,正面,积极的道德校园文化对我们学生的整体品德意识形成教育具有很大渗透性、持久性。也因它有助于不断提高我们学生的整体道德思想素养,拓展我们学生的道德思维和知识视野,对我们培养当代道德人才培养具有不可举足的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学校的德育做法通常要么是对每个学生品德进行一种感恩品德教育,要么是让每个学生真正学会感恩爱自己的科学家、爱家乡、爱我的学校,从一件小事点滴做起,爱护我们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将好的校园文化变为我们教育每个学生的最初始的思想阵地,让每个学生的整体道德思想品格在不知不觉中可以得到充分引导、熏陶和不断提高。

例如学校可以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将整个校园环境整体规划出来区分不同的使用区域,让校园整体环境呈现并充分体现一定的整个学校的文化特色以及文化教育内涵,巧妙的组合运用各种特色花草树木,将整个学校的校园景致建筑布局设计成错落有致、合理的将边角地域进行规划。结合整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就要做到"春有花赏,夏有树荫,秋有桂香,冬有松绿";对校园内的音响系统进行优化,可以将校内铃声设置为动听的音乐铃曲,课前一分钟温馨提示语,课间时间播放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音乐,让所有的师生都能在美好的乐曲中得到分享与放松。

设立统一的学校标识,统一的学生服装,统一的班级班牌、队旗。规范使用校训、校歌,将校内的各类指示牌进行美化。从而充分呈现学校的办学思想、特色和人文内涵。让我在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会为你说话,都富有教育意义。学校的党章校训、校风教育内容主要采用画等多种形式在学生校园内活动进行立体呈现,根据在校学生的不同成长年龄特征,在校园内学生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板报墙报"的创设,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由此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品格思想。

二、课内外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能力中小学生的培养社会主义中国核心理想价值观主要分为有两种学习渠道,一种也就是课内教育学习,一种也就是开展课外活动。课内教育学习主要的就是为了学习实践理论知识,课外活动主要的就是学习实践理论活动。只有知行合一,坚持基于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知识相结合,才至于能够真正让中小学生真正树立远大的目地理想,才至于能够真正让中小学生真正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老师在德育课堂上的德育教学实践是我们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和真正理解中国社会主义人的核心思想价值观的主要教学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想德育课堂教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特点和师生学习活动兴趣,去研究选择合适的德育教学内容和德育教学方法,特别要的是德育老师一定可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教师进行思想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的德育教学就是为了能够让我和学生尽快变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一个人,培养我和学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最明显的产生效果的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不断提高。我们老师希望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给我和学生去演讲一些比较多具有国际代表性的经典人物系列故事,让我和学生通过去观听人物故事的这种方式走进来深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老师也希望可以给我和学生去播放一些经典视频,比如"新冠肺炎的抗疫英雄",让我和学生可以通过去观看这些视频方式来向这些经典人物故事进行理解学习,老师还希望可以通过让我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搜集和交流探讨与中国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发展有关的知识内容。

学校要为全体学生家长营造一个的雷锋良好氛围,可以说是组织全体学生一起上街去学雷锋学会做好事,可以说只是在街上单手扶着一位老爷爷或和老奶奶一起过来走马路,可以说只是是来帮助路边丢失了东西的老年人帮忙找人丢东西,可以是是帮助路边搬运着重物的年轻人帮忙搬东西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长期的反复培养中实现品德提升。

三、多方合作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

德育辅助教学仅仅靠发展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养成仍然有着直接地位的影响,社区的德育辅助也是不能不容忽视的,在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始终坚持家校间与社区之间多方的沟通合作,构建完善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而由于孩子的成长年龄越小,父母对其性格影响越大。

因此,学校为了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品格素质教育一定程度要积极动员学校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包括组织成立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与学校家长共同参与讨论、家长教育开放日、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专门开设道德品格教育课程,传授方法、经验,鼓励有素质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堂中来等等。

另外,学校还认为应该与学会社区密切加强联合,组织在校学生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因此例如:学生到社区福利院开展看望贫困孤儿,到社区敬老院开展慰问弱势老人等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增进在校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易于理解解决社会上的问题,较充分地鼓励加入学会社区,发展社会公民意识,培养其责任、服务社会等优秀的品格。

四、积极开展参与各类感恩教育活动

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来说,感恩从来都是一个永恒的传承。百善孝为先,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上有新的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去学会怎样去感谢,培养同理心和爱心。

作为班会老师以及引导者一定首先要充分地自觉发挥班会组织者的作用,将底下有关那些能够有效促进开展感恩宣传教育的教学资料全部准备好,在真实班会活动进行中的过程中,让底下的各位同学逐个一起分享那些感动自己的那些小小人和事,在这些故事全部说完之后,让底下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于如何感恩的一些看法。

或者,开展以促进感恩宣传教育活动为重要主题的真实班会活动时,可以这样做。如"给家人的一个爱的拥抱"这个主题展示活动,老师或许可以通过组织一个学生把自己真心想要对他的父母孩子说的那些表示感激之类的词通过面对面的活动形式先进地说明了出来,然后对父母表达谢意。

最后在温暖音乐的温馨氛围中给孩子家人一个暖暖爱的温馨拥抱,通过这样一场关于亲子间的拥抱教育活动,把关心父母与爱护子女的责任心拉得更近,不仅不但可以帮助促进孩子感恩父母思想的良好形成,还甚至可以帮助培养中小学生树立关心父母爱护子女思想的良好形成。

五、结束语

总之,社会主义新文化时代下的大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我们要从自身实际做起,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改变德育理念,创新师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形式,让每一个德育环节能够带给中小学生的社会影响都能够达到最大。同时我还要积极和学生家长、社区保持联系,为中小学生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综合能力重新出发的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化,进行更好的成长和对生活的认识,逐渐提升生活实践的相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