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语境与外语教学——浅谈外语学习科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外语学习语境与外语教学——浅 谈外语学习科研

周运海

重庆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市巴南区, 400000

摘要:文章从外语学习语境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高校科研要素的比较,特别是二语习得定论和补缺假说的分析研究,揭示语境在语言习得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学习语境 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 分析 比较

外语是怎样学会的?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

  1. 为什么开展外语学习科研?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揭示规律;深化认识;提升能力;指导实践。

2. 科研的两大要素
问题意识: 围绕问题去读书、思考、观察、求解、撰文。

创新意识: 理念创新、设计创新、方法创新。创新往往来自对常识的深入思考。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权威。演绎:想象是无限的,实证是有限的。面对水稻单产从600公斤到800公斤再到即将实现的900公斤的飞跃,这位农学界的大师(袁隆平)在被问及经验时说:“我这个人,水平不高,但我有一种认识,就是要不断地创新,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创新入门:复制模仿 → 自主创新,重新分析法 (reanalysis),写书评。

3.外语学习语境研究Gass等人(2015)的实验说起

3.1二语习得定论:交流互动能够促进外语学习。 研究问题:实验室里的交互实验结论在课堂环境里是否同样有效?实验任务:1)图画差异任务;2)统一意见任务;3)按图找人任务

结论:不同任务产生显著不同的交互效应,语言学习环境不是一个决定交互发生的关键因素。

疑问:为什么交互跟任务有关而跟完成任务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任务引发的交互跟语境是什么关系?

3.2 语境的定义及划分

Hymes (2004)的SPEAKING语境定义:情境(Situation情景和环境), 参与者(Participants,说或听话者), 目的(Ends目标和结果), 行为顺序(Act sequence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语气(Key), 途径(Instrumentalities传递言语的方式), 规约(Norms交流互动和解读话语的常规), 体裁(Genres 语篇类别)。以上语境定义告诉我们:语境合成于多个因素,每个因素可视为一个变量,每个变量被赋值后便有一种组合,每种组合便构成一个具体的语境。

3.3从交互的角度定义和划分语境

两个优点: 1)把语境的不同说法统一在一个层次交互框架下解释;2)明确语境影响范围,定位于层次之间的交互。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多层次性。语言使用的本质是交互。交互是语境发生作用的根源,语言使用离不开语境,实则离不开交互。为什么学外语一定要有接触量?因为大量接触或使用语言有助于加大语言各层次以及情境语境的交互整合。人际交互与语层交互人际交互:指会话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Long1983),语层交互:语言本身各层次之间的交互,人际交互:促进语言形式与语境结合的黏合剂。Long(1981)认为跟本族语说话者会话是二语习得的充要条件,Shmidt(1983)观察到的Wes现象。观点:语层之间的交互整合也须有意识地要操练,为人际交互作铺垫。语言形式之外还有一层交互,即形式与情境语境的交互。只有将语言知识跟语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语言流利得体的使用。在外语环境里,一方面,与外语形式配套的语境往往有缺失,另一方面,语境又必不可少,怎么办?

3.4补缺假说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能被正确、流利、恰当使用的前提。由于非母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导致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补缺不是指因外语表达式的欠缺而由母语结构去替代,替代的发生是语境知识补缺的结果。补缺是一个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多层次交互渗透的认知过程,由母语的交互惯性定势强加于外语学习,由语言使用的交互本性决定。补缺发生在语言任何一个处于弱势状态的层次,由交际需要驱动。补缺对学外语而言并非好现象,它是由真实语境的缺失造成的,是母语语境知识介入、造成干扰的根源。从外语学习的角度看,补缺发生的几率越低,学习效果越佳。 反思Gass等人的实验。语境只有跟语言使用发生了交互才起作用。间接语境:说话者主要靠大脑内部语境支撑的交互活动。直接语境:说话者直接参与做事,身临其境,成为语境中的一部分,语言的使用发生在与现实语境的交互过程中。儿童习得母语之所以既快又好,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呱呱坠地那天开始,他们所听到的母语,总是伴随着具体、直接、丰富的语境体验,或身体触到,或眼睛看到,或嘴巴啃到,或鼻子闻到。这些体验总是连同语音一起存储于大脑,帮助他们后来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在间接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成人也经常在直接语境里使用母语。课堂环境里学外语,哪一种语境体验多?是直接语境还是间接语境?区分直接与间接语境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听说读写的促学作用;判断外语教学活动的语境效应,设计交互 效果好的学习任务;区别人际交互与语层交互的语境效应;认识外语考试中所提供的语境。交互由说话者主导,是语境动态特征的反映,也是语言意思发生变化的根源。从本质上说,人就是语境。一对能用英语流利对话的父子。人们常说:学不好外语是由于缺乏好环境。对此说法最本质的解释,是缺少所学语言的本族语说话者,而不是外部环境。聘用和用好本族语说话者便成为促进外语学习的重要一环。

3.5何为促进外语学习的最佳语境?无交互便无语境,语言使用离不开语境实则是离不开交互,因此,促进外语学习的语境问题便可归结为采用何种交互方式的问题。本族语说话者是真实语境的化身,跟他们互动实际上是在真实语境里进行人际交互。因此,最佳交互应该是跟本族语说话者在直接语境里交流互动。真实语境不一定是直接语境,直接语境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语境,间接语境却有可能是真实的语境,人际交互不能保证语层交互的发生,语层交互也要操练,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长短互补。外语是怎样学会的?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

参考文献:

1 Iris Vamer Linda Beam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 ( Third Edition).

2 John Simpson, Jennifer Speake: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Proverbs ( Third Editio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年

3 John Ayto, John Simp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Modern Slang (Third Editio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8年

4 James R. Nattinger, Jeanette S.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年

5 Michael Hoey: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2020年

6张红玲: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年



项目来源: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障碍研究

 项目编号: 2019YBYY

周运海,(1982.7.16-男,汉,重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