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全膀胱切除 +回肠代膀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杨柳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21

【摘要】目的:观察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例: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36项简易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其中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关键词】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癌的发生与膀胱结石、膀胱慢性感染、遗传因素以及长期工业化学品有关,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膀胱壁上皮细胞组织与间质组织恶性增生,进而致使患者出现排尿不畅、尿痛等症状,由于手术部位较为私密,患者在围术期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常规围术期护理忽视手术对患者身心造成的刺激,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得到了极大的推广[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6月-2021年6月60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患者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0例人性化护理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的男性患者中年龄区间为:43岁~72岁、平均(58.62±1.72)岁,膀胱癌分型:上皮细胞癌,鳞癌,腺癌分别18例、10例、2例。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的男性患者中年龄区间为:43岁~71岁、平均(58.64±1.71)岁,膀胱癌分型:上皮细胞癌,鳞癌,腺癌分别16例、12例、2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膀胱癌分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伴有血尿,再是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潴留等症状,结合患者尿常规、超声、CT以及膀胱镜检查,患者均确诊膀胱癌,且患者在获知本次研究目的后均同意开展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认知以及言语交流障碍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依据拟定的手术方案行备皮、备血、皮试以及肠道准备等相关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护理人员在落实各项生命指征监测的同时结合手术进展向主治医师传递手术器械,并在术后在医嘱指导下开展相关护理措施。

1.3.2实验组围术期行人性化护理,(1)术前:护理人员在参考对照组落实相关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病情以及既往手术案例向患者强调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意义。(2)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在核对患者个人资料的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手术参与医护人员,使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此外,依据患者主观感受适当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3)术后:①体位管理,当患者术后意识未清醒时应去枕取平卧位时,同时头偏肢体一侧,若患者术后2天神志清醒且各项生命指征恢复正常,则患者应改为半卧位,并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卧床时适当活动踝关节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双手消毒后按摩患者双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5-7天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下床活动。②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每日关注并记录引流管引流液量、色,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引流管健康教育护理,禁止患者及其家属随意触碰引流管,在变换体位时应避免引反折牵拉引流管。③饮食护理,患者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且准许患者少量、多次进流食,每次流食摄入量控制在10ml左右,2-3天后逐渐恢复至半流食,逐渐恢复至普食。此外,对于术后难以经口摄食且营养不良患者开展营养支持,留置胃管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在拔除胃管后少量饮水,无不适反应后逐渐由流食恢复至正常饮食。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膀胱癌健康指南以及专家讲座视频,向患者讲解患者膀胱癌病因以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强调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对病情控制的意义。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SCL-90量表1-5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负面心理越重;SF-36量表1-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得分与与SF-36量表护理前相比改善明显,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CL-90量表得分以及SF-36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χ±s、n]

例别

例数

SCL-90量表(分)

t值

P值

SF-36量表(分)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3.01±0.07

0.78±0.11

23.718

<0.05

68.18±2.32

82.13±2.25

21.387

<0.05

对照组

30

3.05±0.05

2.13±0.12

21.652

<0.05

68.15±2.38

72.41±2.21

22.417

<0.05

t值


0.739

23.781

-

-

1.562

22.714

-

-

P值


>0.05

<0.05

-

-

>0.05

<0.05

-

-

3讨论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适用于膀胱癌患者,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可影响手术配合度,进而影响手术质量效果,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2]。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围术期人性化护理中,术前护理人员结合既往顺利完成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案例,强调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安全性,术中优化手术室环境以促使患者尽快适应手术环境,术后对于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3]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综上所述,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理嘉,周亚芬. 机器人辅助下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代膀胱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804-1807.

[2]金霞. 分析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2):144-147.

[3]刘宇. 老年膀胱癌患者行无管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J]. 天津护理,2019,27(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