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声乐曲目选择与拓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声乐曲目选择与拓展

罗珊珊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关注高职声乐教学质量,呈现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形态,在实践教学中逐渐积累更多的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教学服务。高职声乐教学中过程中,部分声乐曲目陈旧,难以符合现代化学生学习需求,需要院校积极更新,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声乐曲目;选择;拓展

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相对较短,但是沿用本科音乐学院教学曲目的基础上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高职和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价值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声乐教学需求,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转变教学内容和模式,选择和拓展针对性有效的声乐曲目,全面提升教学质效,帮助学生积累舞台经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声乐曲目现状

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课程,为我国艺术教学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提高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高职声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声乐曲目选择具有明显的矛盾。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选择的声乐曲目几乎一致,其呈现出较高的通用性和良好的教学价值,但是缺乏针对性,不能更好的凸显出高职职业教学特点,对声乐教学质效和学生实际就业率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进而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产生制约。

高职声乐教学任务相对单一,选择声乐曲目单调,侧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和现实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存在妥协现象,造成学生学习过于表面,不能真正的理解深层次的内容。学生音乐素质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高职声乐教学质量,浪费较多的教育资源。

2声乐曲目选择与拓展原因分析

2.1教学教材不合理

声乐教育教材的选择和应用对其教学质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进行深入调研考察,在选择声乐教材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教学选择不合理,甚至脱离社会实际。教师在声乐课堂上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方式,过于遵循教材内容,没有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学生创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2缺乏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教育体制逐渐深化改革,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产生较大影响。高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缺乏因材施教原则,造成实际和理念脱节,造成大量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进而不断减少高职声乐类专业的学生,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1]。高职教育学生大多重视知识技术方面,没有积极提升吱声的音乐素养,不能独立自主的实现音乐创作,进而不能全面发展,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

2.3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老旧、单一,存在严重的机械重复和单向灌输的现象。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学习深度较浅,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到相关声乐知识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院校教学制度、学生就业方向等多方面存在不同。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难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声乐水平和专业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应用相同的声乐曲目授课,容易造成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另外,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和普通艺术高校存在较大差别。高职需要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声乐曲目,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提升学生应对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

2.4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学历和职称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声乐教师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高校需要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配置合理的声乐曲目和教学设备,提高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实力。

3声乐曲目选择与拓展策略

3.1合理选择教育教材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声乐曲目选择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学习不同阶段相符合。如,高职院校针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教师需要更对的重视学生声乐基础练习,在选择声乐曲目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较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曲目《绒花》、《花非花》,或者民族色彩较强、流行郎朗上口的曲目《牧羊姑娘》、《二月里来》等,有利于学生练习歌曲,巩固他们的演唱基础,避免选择难度较高的曲目,造成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声乐难学,打击学生自信心,采用循循渐进的方式,从易到难的选择相适应声乐曲目[2]。学生进入二年级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结合一年级基础合理选择曲目,适当选择创作型曲目,培养学生共鸣腔的建立。教师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嗓音条件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如,部分学生嗓音尖、亮,可以适当选择戏曲类、地方民歌等曲目进行演唱;部分学生声音宽厚、扎实,可以安排歌剧、创作歌曲进行演唱。教师在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选择针对性声乐曲目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选择符合自己的道路进行高效学习。

3.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自身的音乐水平和专业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应用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需要遵守因材施教原则,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声乐曲目和教学方式方法,有效节约教育成本,促进学生之间增加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声乐基础和水平相对较弱[3]。教师在声乐曲目选择和拓展的过程中,增强其灵活有效性,全面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容详细划分相适应的层次和级别,有效保证全部学生能够在自身声乐基础和能力水平之上获得较大的进步,提升声乐课堂教学效果。高师八册、西南师大声乐、南京师大声乐等教材,在高职声乐教学的教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教师选择这些教学中的曲目适当将难度降低一个等级,主要挑选民族风格的曲目,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增加难度稍大的西洋艺术歌曲。另外,教师针对咏叹调等相对难度较高的曲目,将其当作补充和拓展的声乐曲目中,防止学生由于学习内容较难,降低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分析班级中声乐能力水平较高学生的声音特点,专门选择部分难度较高级别的多种类型声乐曲目,发挥他们最佳的声乐水平,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高职声乐在中、后级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流行性声乐曲目,在声乐课堂中融入表演性质和艺术气息较强的通俗曲目。如,教师选择受到大众喜爱的民族风格歌曲,提升学生演唱水平,将明星演唱会、春节晚会、影视剧中相关歌曲当作声乐曲目拓展对象《芦花》、《珠穆朗玛》《天路》《远情》等曲目,进而让学生和时代发展接轨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社会性特征,增强声乐教学的丰富多样性。教师还可以选择和拓展重唱、对唱、合唱、表演唱等多声部演唱的声乐曲目,促进高职声乐教学课堂更加贴近新时代社会文化需求,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提前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有效提升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3.3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声乐教学中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渐向艺术强化的道路方向发展,有助于院校艺术人才在今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在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层次[4]。高职声乐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渐进入集体声乐教学课堂、集体声乐表演课堂的全新模式中。因此,教育者选择声乐教学曲目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创新和突破现有独唱曲目的方式,结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有效拓展多种声部组合对唱、表演唱的声乐曲目,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多重视学生表演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如,教师选择《蝴蝶泉边》、《龙船调》等典型的民族风格曲目;《小拜年》、《唱脸谱》、《夫妻双双把家还》等中华戏曲类风格曲目;《笑脸》、《北京欢迎你》、《同一首歌》等通俗流行曲目;《魅力的梦神》、《深深地海洋》等国外歌曲等。教师根据不同风格的声乐曲目,有效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认识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声乐表演形式。教师需要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和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将舞台演出活动当作教学载体,采用大量的声乐实践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能力水平。同时,教师经常性的更新和转变声乐曲目,保证曲目的实用性,更加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和学习需求[5]。另外,教师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本地特色的民族曲目,编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声乐教材。

3.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声乐教师队伍中,不断增加双师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采用言传身教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审美,提升学生声乐专项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严格筛选程序,提升教师入校门槛,同时制定针对性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进行专业深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学人才队伍。

结束语: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定明确的课程任务,注重学科建设,创新教学观念、方法和内容,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声乐教学主要以中外声乐作品为教学曲目、科学合理的选择声乐曲目,对声乐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高职声乐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拓展相应的声乐曲目,保证曲目的艺术性、内容健康向上、教学价值大,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刘欣. 声乐教学中练声曲的选择与运用[J]. 戏剧之家, 2020(11):2-2.

[2]费好. 浅析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研究, 2021, 4(6):15-16.

[3]李倩倩. 高校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与使用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30):2-2.

[4]陈洁. 高校声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策略分析[J]. 山西青年, 2019(19):2-2.

[5]刘骅. 高校声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的艺术风格探究——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J]. 新闻爱好者, 2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