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渡环节,优化活动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重视过渡环节,优化活动衔接

田静轩

天津市宝坻区 钰鑫幼儿园

摘要: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由许多环节组成,如入园环节、进餐环节、教学环节、户外活动环节等。在众多环节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了教学或游戏环节,而忽视了过渡环节的重要性,导致过渡环节中出现消极等待等现象和问题,使过渡环节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而幼儿的个体差异等原因,也使得过渡环节难以把控,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笔者针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过渡环节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过渡环节、消极等待、个体差异


过渡环节衔接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入园环节、进餐环节、教学环节、户外环节等各个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环节的有效实施进行既能使幼儿园一日生活顺利进行,又能使教师利用点滴时间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过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间的过渡生硬

在由一个教学活动向另一个教学活动的转换过渡时,教师往往只采用让幼儿如厕、洗手、排队喝水的方式。在保育员老师督促幼儿如厕、喝水时,教养员老师忙于对下一个教学活动的准备等,忽视了对幼儿的关注。幼儿在排队喝水时视线停留在活动区的游戏玩具或教师着手准备的材料上,洒水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厕时常常会出现在厕所说话、打闹的现象,尽管保育员老师多次提醒,仍有很多幼儿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二)幼儿活动缺乏自主性

在过渡环节上,有的教师管理方式过于严格,缺乏对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关注,使得幼儿只能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走,缺乏自主性,经常造成幼儿不愿意做、磨磨蹭蹭的情况。幼儿的自主选择不应只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或户外活动中,也应表现在过渡环节上,教师应维护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同时,从实践中得知,过渡环节多以集体行动为主导,内容基本为喝水、如厕等生活类活动,幼儿自我管理的行为较少,有部分幼儿还会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幼儿消极等待现象明显

对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忽视也导致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有的幼儿在教室内乱跑乱跳,还有的幼儿坐在小椅子上无所事事,更有甚者脱离老师视线触碰危险物品等等。消极等待现象不光出现在过渡环节,在集体教学环节和户外活动环节都有发生,需要教师予以重视。

二、产生过渡环节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执行作息时间过于死板

有的教师在进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时,严格按照作息表,没有照顾到本班幼儿身心的状态和实际情况,导致幼儿不能很快的进行活动转化,处处受限。

(二)教师对过渡环节的忽视

过渡环节只是一日生活的一小部分,占有的总体时间也很少,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将工作的重心只放在了教育教学活动上。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过渡环节就像课间休息,督促好幼儿如厕、喝水,保证好幼儿的安全即可,往往忽视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三)幼儿常规未形成习惯

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是保证幼儿在园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一些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厕、喝水总是要教师反复催促,增加了其他小朋友的等待时间。如,在教育活动结束后户外活动前的喝水过渡环节,苗苗喜欢一边喝水一边和小朋友玩,往往都需要老师反复提醒才能完成喝水,导致班里的其他幼儿都需要等待她喝完水才能集体外出。

(四)幼儿个体差异导致过渡环节难以实施

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明显,教师可能对如何针对有不同需求的幼儿组织过渡环节活动感到力不从心。如,在大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排序画页的学习,在教师讲解完后请幼儿自己做,有的幼儿做的快有的孩子做的慢,第一名做完的幼儿和最后一名幼儿有时甚至会有5~10分钟的时间差,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幼儿的消极等待。

三、过渡环节的优化策略

(一)灵活调整作息时间

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教师安排各种活动的准则,科学的一日生活作息安排不仅能使幼儿感到身心愉悦和放松,更能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统一作息时间安排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状态、当天活动安排的需要等实际情况,对作息时间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几时几分进行哪种活动,使活动间的衔接更为流畅,使一日生活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如,当天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来说相对较为简单,幼儿群体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就可以将户外时间稍作提前,或利用剩下的时间为幼儿普及一些科普知识等。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活动组织能力

教师是幼儿的指路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对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墨守成规、无法和时代接轨进行自我提升的教师必然不能完全把握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只有先在思想上提高对过渡环节的重视才能真正正视过渡环节的意义。教师可采取各种策略抓住过渡环节的“微时间”,避免消极等待现象。如,灵活运用“我是值日生”的任务策略,让吃饭快的幼儿担当值日生,监督其他幼儿漱口、擦嘴,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又如,入园时,安排第一名入园的幼儿叠毛巾、给植物浇水、喂小鱼、接待小朋友等行为,既增加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又避免消极等待。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提高幼儿的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宜的激励方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减少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性,调动幼儿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减少过渡环节时间的隐形浪费。如,我班利用音乐的形式提醒幼儿在过渡环节完成解小便、洗手、喝水、回到座位,完成快的幼儿可以在座位上欣赏哼唱歌曲,完成慢的幼儿可以根据歌曲的段落感知时间从而加快速度,既符合了幼儿的兴趣,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消极等待。

(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的个性,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不同幼儿在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学习速度等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在过渡环节中,也可以运用“帮扶”的方法,如,安排做的又快又好的幼儿与能力较弱的幼儿一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做事效率,从而减少消极等待的时间。

  1. 营造便利的班级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便于拿取过渡环节自选活动物品的环境。如,在午饭至午睡的过渡环节,吃的较快的幼儿可以选择编花绳、读书、画心情日记等活动,那么花绳、书籍和画笔的放置位置需要便于幼儿拿去,而不应放置在过于隐蔽或脱离老师视线的范围,当老师告知用餐环节结束后,幼儿能快速的放回手中的物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准备中。

  1. 增强时间观念

在幼儿具备初步的时间观念后,教师可就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环节对幼儿进行提醒,引导幼儿感知时间与环节的对应关系,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如,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将一日生活与整点半点时间向对应,以“钟表时间—我们在做什么”让幼儿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并将其张贴显眼的位置,起到提醒的作用。

教师有效的组织利用过渡环节,才能使一日生活紧凑而不紧张,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并合理运用,才能促进幼儿一日生活的更加流畅。

参考书目:

【1】吴文艳.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王芳.幼儿园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深度解读及优化策略[J].幼儿教育导读,2018,(3)

【3】顾晓晓.优化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J].幼儿教育导读,2018,(2)

【4】黄冰冰.浅谈幼儿园过渡环节管理[J].教育界,2014(10)

【5】高俊英.过渡环节也精彩—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与指引[J].科普童话,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