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注射室院感的护理要点及干预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门诊注射室院感的护理要点及干预价值探析

陈明莲

顺昌县中医院 福建 南平 35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注射室院感的护理要点及干预价值探析。方法:本次研究从2017年1月开始,至2021年6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共43例,以及使用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的院内感染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通过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能够减少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同时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患者能够更加接受相应的治疗,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护理要点

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本来是没有感染症状并且也并不处于传染病的潜伏阶段入院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然后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了感染症状[1]。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类的药物被滥用,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不规范导致出现院内感染这一事件时常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还增加了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7年1月开始,至2021年6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共43例,以及使用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3例,在本次研究的对照中患者的男女数量分别为22例和21例,7岁至71岁为该组患者的年龄区间范围,均值(41.28±8.42)岁;在观察组中患者的那女数量分别为23例和20例,7岁至72岁为该组患者的年龄区间范围,均值(41.38±8.31)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没有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被归类于对照组中患者,对其使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管理,在进行药液使用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口头嘱咐,为患者进行及时的药物更换等。

1.2.2 观察组

对于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被归类于观察组的患者,对其使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为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其具体所进行的护理干预工作内容如下:(1)保证空气畅通:空气是传播传染细菌的主要途径之一,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注射室内空气处于畅通的状态下,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定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与杀菌处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2)患者用品归置:因为注射室的特殊性,并且因为每一个患者所患有的疾病类型都不一样,所以患者所携带的病菌会在患者使用过的止血带、座椅以及垃圾箱中等多种物品上进行附着,并且注射室内的人流量非常大,会对细菌的传播的几率进行增加,所以需要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放置,需要将患者使用过的针头、止血带以及棉球等医用废物放置在规定的垃圾桶内,并且在患者的座椅处进行随时的消毒处理;(3)加强医护人员水平:院感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所导致的,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注射的培训,同时要嘱咐医护人员在进行药物更换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手部的清洁。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后,需要对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以及护患纠纷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概率

观察组出现的院内感染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概率[n(%)]

组别

例数

院内感染

护患纠纷

观察组

43

1(2.33)

0(0.00)

对照组

43

6(13.95)

7(16.28)

x2


3.887

7.620

P


0.048

0.005

3 讨论

随着最近几年的时间内人们低于保健意识以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加,患者对于医院治疗过程化中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科室就是注射室

[3]。在注射室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的注射,在该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呆在该环境之中,需要强化该科室的感染控制管理的力度,从而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有效的保障。

感染控制管理模式是对院内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进行预防与管理的过程,是医院进行感染控制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对医院整体水平的衡量标准,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都需要按照该项工作内容进行[4]。若没有对院内出现的感染现象进行良好的管理,可能会造成较大规模的感染现象,为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的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院内感染现象的控制与预防,需要护理人员按照对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减少院内感染出现的概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在对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通过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能够减少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同时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患者能够更加接受相应的治疗,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建丽,张洁静,张笑笑. 风险控制干预措施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3):2333-2335. 

[2]朱志容. 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饮食保健, 2019, 6(002):171-172.

[3]吉燕. 个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20(44): 259-260.

[4]邵荣荣.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心理医生,2019,25(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