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美术欣赏教学,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立足美术欣赏教学,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曹瑜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

摘要:课程改革环境之下,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相关要求确认教学重点。通过美术欣赏,能够将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因此,美术课堂教师需要以此为重点,探索依托美术欣赏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教学路径,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下文重点对该主题的教学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小学;学生;文化理解


引言:小学阶段,美术学科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欣赏,对于学生文化理解这项能力进行培养。从文化视角对于美术作品进行观察和理解,使学生深度体会美术知识和文化。核心素养为新课改提出的全新要求,文化理解能力属于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何通过美术课堂,强化学生文化理解力,利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美术教育者深度思考。

一、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感知作品

美术课堂的欣赏教学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说出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看法,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当中,交流自身对于艺术作品的看法,逐渐对艺术文化产生理解和感知能力。因此,欣赏美术作品环节,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于作品进行观看和阅读,重点通过作品主题、色彩运用、构图方式、线条特点、肌理特点、材料运用、明暗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还可结合欣赏内容,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对于作品进行全面观察。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整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运用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作品可以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上述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主观感受的获得,为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美感奠定基础。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对于作品的欣赏也是根据第一印象,如果观察作品过程不够仔细,那么必然难以体会其中的文化和艺术之美。所以,作为美术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年龄和认知发展特点,以视觉形象角度出发,为学生观察指引思路,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课堂授课利用美术术语,将学生知识结构加以丰富,通过长期积累,培养学生形成欣赏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例如:《水墨游戏》这节课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看动画片吗?”大部分学生都喜爱动画,因此,笔者选择《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吸引学生观察视频画面,顺利将“文房四宝”等工具材料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学习中国画创作应用的工具、材料。在课堂上,还可以将《高山流水》这首歌播放,调动学生创作水墨画的热情,引领学生欣赏齐白石和张大千的水墨画,师生共同交流,分析作品墨色运用特点,使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美,对于文化与历史形成深入地认识,形成文化感知力。欣赏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游戏活动,让学生利用宣纸画出墨色浓淡、线条粗细变化,在游戏的氛围当中,讲解中锋、侧锋等画法,通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基于美术欣赏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使其作品形成深度的感知能力[1]

二、学科融合,体会美术作品内涵

美术课标当中明确要求,教学改革可以依托学科融合这一教学思路,突破美术课堂教学难点。因此,欣赏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学科和美术作品之间具有紧密关联,因此,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和美术欣赏教学相互融合,让学生感知作品色彩和形象,通过古诗分析美术作品传达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其文化理解的能力。

例如:《诗情画意》这节课教学,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齐白石作品作为素材,向学生呈现《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美术欣赏,体会作品意境,感悟作者绘画创作天赋,体会美术作品诗景交融特点,感受“画中有诗”的意境。为了体现学科融合教学特色,还可以将《竹石》、《寻隐者不遇》和《早发白帝城》等古诗引入美术课堂,配合名画欣赏,让学生分析绘画作品呈现的重点内容,通过绘画主题分析,对于作品形成深度理解。课堂上,教师还可设计连线任务,给出两幅“荷花图”让学生对比欣赏,之后与古诗“接天莲叶……别样红”、“小荷才露……立上头”等古诗连线,学生交流讨论,感受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感文化内涵。最后,引领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对比同一首诗处于不同画面当中诗意表达重点,启发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对于作品画面布局进行体会,感受作品意境。示范《山行》美术作品,帮学生掌握绘画过程先确认近景,后添加背景,远景应该简单描绘。展示《静夜思》,通过色调差异,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特点,感受其对诗意烘托的作用,对于美术作品内涵形成深度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文化感知力[2]

三、内外结合,掌握作品评价方法

美术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美术作品属于关键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教师启发,让学生对于自己作品、他人作品展开评价,利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围绕欣赏教学重点,使用美术语言描述作品特点,表达自身看法。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从色彩、造型、构图、图画工具、设计意图、技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实践活动当中,学习作品评价方法。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此幅作品构图怎样?”在评价引导过程当中将构图知识渗透在课堂。还可在班级内组织美术作品展览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课内外融合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参与美术实践,获得审美体验的良好途径,对于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因为美术属于视觉艺术,美术创作以自然、生活等作为灵感源泉,教师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当中,感受世界的多彩和自然环境之美,在此期间,适当点拨引导,用自然美景为学生视觉带来冲击,内心形成审美体验,不断深化学生理解能力。

结束语:总之,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关注艺术欣赏,通过指导学生欣赏艺术,向其传授知识,循序善诱调动学生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美术学科蕴含的文化价值,感受其艺术魅力,能够理解美术文化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幼芬. 例析微课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 名师在线,2021,(23):73-74.

[2]王名锃. 培养审美,潜移默化——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讨[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22-24.

[3]李锡锋. 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33):151-152.

[4]户盈心.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 新课程,2020,(4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