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方法探讨

黄香 李红英

湖北省钟祥市双河小学 431913

摘要: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阅读教学当中最不可离开的就是文本细读的技巧掌握,文本细读源于新批评主义,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来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和文字含义,在词句之间对其细微关系进行有效掌握,并且具有从中挑选出挑选出当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组合的能力。本文将针对上述内容展开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人士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应用方法;突破瓶颈

引言

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能够带领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通过文本细读融入情景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所赋予的感情和情怀。但是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部分教师并不能够对于学生在文本细读当中阅读、自我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有效的重视。有的教师尝试在教学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延伸,却未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匹配程度使得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学生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上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1. 阅读教学现状

  1. 依赖于教师的解读

教师将自身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是非常不可取的,教师一味地单纯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使得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片段都依赖于教师的解读,却缺乏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存在这样的习惯,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起文本细读的能力的。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引起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在文艺思考方面过度的依赖于教师的帮助,就会使得学生在文意思考和阅读讨论的过程中无法沉下心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既占据了过多的教学时间,又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有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更是会偏向于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

  1. 过度课外延伸

当教师针对教学大纲进行文本讲解之后,对于其中较为难以理解的段落会进行一定的延伸性分析,部分教师难以掌握进行文本讲解的范围与程度,使得学生在这种方式下经常会遇到思维困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知识框架,所以在教师进行课外延伸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知识盲区,那么教师就要据此展开逐步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文意理解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过度课外延伸,除了会削弱学生的理解性之外,还会对学生在文本细读方面的积极性有不利影响。

  1. 文本细读策略

  1. 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这是在第一单元导语页上的一句话,通过一些标志性的词汇,来理解整体的思想中心,是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透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就能够了解到整个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与亲情。整体性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核心价值、结构、语言风格以及背景做到综合的把握,具有全局观念,能够对作者的写作思想有充分的体会,再将其融到具体的段落当中形成思维框架。

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当中的第二课《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一般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做好对关键段落的有效阅读,其中针对大花园的描写,作者充分描绘了花园当中的场景,里面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还说明了这些小生物的颜色,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蜜蜂比作是一个小毛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祖父的园子当中的美好生机,在文字当中就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于祖父的园子的热烈喜爱。整体是童年与亲情,而细节则藏在这些段落与文字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能够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良好把握,尽可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 对文章架构、表意以及情感思想等内容的有效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做好引导,针对文章架构、表意和情感思想方面进行启发,重点在于启蒙,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运用浅显的表述方式让学生先静下心阅读,在知识整合和内化的过程中自主的做好文本段落分析的工作。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中的多种场景下换位思考,在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推展局部细节,融入情感,保证学生能够逐渐具备良好的语感,且对关键字做好充分的分析。

  1. 课外延伸张驰有度

在《祖父的园子》一文当中,“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整篇文段,展现了祖父的园子当中植物与动物的自由性,植物自由生长,虫子也“就像在说话似的。”玉米、倭瓜和黄瓜都随着自己的意愿生长。很多教师会在这一段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进行课外延伸,让学生来组词造句,模仿课文中的文字片段,但是孩子们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甚至话匣子一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逐渐地偏离了文章主题,这就会影响到学生在文本细读上的质量,原本是为了升华主题,却因此无法在课堂上达到充分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以及特点有充分的掌握,不要脱离学生自身,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教学,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兴趣,进一步的扩大阅读面,确保学生能够充分配合上教师的节奏,根据文章的主题发散出去,做好阅读分析的工作,掌握到文本细读的精髓,帮助学生为今后的文本研读打下扎实的基础,进一步的应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和达到相应的要求,逐步的提升和发展自身的文学素养。

  1. 结束语

学生对于语言和阅读内容的理解需要掌握充分的方法与途径,那么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文本方面的细节体会都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帮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练习文本细读的内容,尤其是要从文本的内容出发,使得学生对文章的调理有所领悟。文本细读法能够在教学实践当中进一步的发挥双主体的作用,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也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形成更为深入的互动。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0.

[2]曹永辉.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9(08):113.

[3]王永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24):76.

[4]蒋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