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针灸治疗进展

/ 2

运动神经元病针灸治疗进展

郭文宣 王子旋 户方芳 孙静 卫玉莹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210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以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且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痿软无力、肌束震颤、言语不利、咀嚼无力及吞咽、呼吸困难等,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进行性肌肉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四种临床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ALS[2]。MND病因不明,致死性高,为神经科疑难杂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文献中并无MND相应病名的记载,但是可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归为“痿证”、“瘖痱”、“痿痹”等疾病的范畴。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与脾肾密切相关,应用自拟汤剂强肌灵配合捏脊手法治疗该病可稳定病情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丁元庆教授认为人的呼吸、运动、代谢、言语、吞咽、感觉、二便等功能活动是营卫的外在表现形式,并提出痿证初期的病变脏腑在肺、脾,日久进而累及肝肾;营卫失常、宗气不利、使道不通是痿证发病之根本病机[3]。冯瑞华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MND的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以气虚、精亏及血虚为主,标实为湿、热、痰、瘀等[4]。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针灸方法能够有效改善MN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理如下。

1.针灸疗法:

1.1普通针刺:石学敏院士通过醒脑开窍针法及足阳明经筋排刺等手法,有效调整MND患者萎缩肌群经筋生理功能,改善肌肉运动功能。石教授重视针刺手法(独创凤凰展翅法)及其量效关系,认为其是疗效的关键[5]

1.2电针疗法:孙远征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夹脊电针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表达,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6]。李树雄等治疗ICU病房获得性肌无力的患者120例,ICU常规治疗组60例,应用电针辅助常规治疗60例,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选择断续波频率30HZ、脉宽200S,结果电针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MRC、MBI积分、股直肌横截面积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7]

1.3针刺结合灸法:高智颖教授应用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取手足阳明经穴、夹脊穴及俞募穴为主,百会、四神聪、大椎、命门、夹脊穴、背俞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位交替使用,其中气海、关元、脾俞、肾俞穴温针灸,也可辅以手指点穴,可有效改善乏力、肌束震颤的症状[8]。韩碧英教授认为运动神经元疾病应当从肺脾胃肾论治,疾病初期以清热护肺法为主,针刺俞募穴配合肺俞、中府、尺泽及三阴交等穴;中期健运脾胃、温通经络,以盘龙灸督脉为主;后期补益肾精,合理施灸配合关元、气海、足三里,可减轻患者痛苦并延缓症状进展[9]

2.针药并用:李小云将40例MN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维生素E、B,胞二磷胆碱、利鲁唑等)和常规治疗联合温针灸组(关元、气海、肾俞、大肠腧及足三里等穴),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田从豁教授应用针刺与中药汤剂结合治疗呼吸困难伴双手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一例,疗效显著。

3.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李小云等应用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可提高MN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0]。刘爱芹等应用针灸、穴位注射、中药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四肢起病为首发症状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四肢及躯干活动[11]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治疗MND疗效肯定,并且操作安全,经济简便,无不良反应,针灸疗法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阶段的研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是仍需要大样本的系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为针灸治疗该疾病提供统一规范的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路永坤.温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9):1802-1805.

2[]宋玥波,芮一峰,韩奕,等.24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中医病位与伦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0,15(19):2988-2994.

3[]高振梅,徐东娟,丁元庆.基于营卫理论探讨痿证发病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6185-6188.

4[]冯瑞华,马斌,冯广树等.运动神经元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探析[J].环球中医药,2020,13(12):2036-2041.

5[]周诗远,石学敏.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1):1372-1375.

6[]孙远征,于天洋,赵广然,等.夹脊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腰髓AEG-1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5282-5286.

7[]李树雄,黎明辉,史景木,等.电针辅治ICU获得性肌无力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5):798-800.

8[]肖靓宜,陈玉香,高智颖.高智颖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03):23-25.

9[]张盼,李贺,黄漫.韩碧英教授应用盘龙灸联合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撷菁[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01):54-56.

10[]李小云,路永坤.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0例[J].光明中医,2017,32(20):2987-2988+2991.

11[]刘爱芹,李晓敏,朱德友,张继海.三联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0例[J].光明中医,2017,32(09):132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