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管理中全面流程管理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急诊护理管理中全面流程管理的实施

王云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急诊医学科 吉林 长春 130062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管理差异相结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全面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急诊室的各项处理时间均要长于研究组,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能控制不良因素为患者带来的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管理;全面流程管理;实施效果

急诊护理管理是一个相对较繁杂的过程,在管理与实先期间,往往需从实际着手,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满足护理要求。急诊科在医院中是突发疾病抢救的绿色通道,此科室中接诊的患者病情都十分危急,同时病情也极为复杂多变,病死率极高。总的来说,相较于医院的其它科室,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加强对此科室的护理管理,降低意外事件产生率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具体对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此为临床人士提供参考性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有4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37.90±7.72)岁,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38.05±7.24)岁。对比本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各项数据差异对比度不显著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护理中仅实施医学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流程管理,详情如下:

首先,在院内划分急诊区域,将急诊科根据其功能进行划分与管理,保证各部门急诊流程的连续性与衔接性,具体包含了四个功能区域,分别为绿色通道、观察区、普通区以及慢性区。在院内划分出合理的区域后可以确保急诊科混乱与拥堵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还能维持患者的就诊秩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其次,在院内建立急诊分级制度,并将其落实下去。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公立医院的急诊室十分拥挤,使得一些十分急切的疾病治疗受到影响,因此,本院已实行了预检分诊以及急重症优先的原则。在此制度措施下,患者被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危患者、危重患者、急症患者以及普通患者,再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展开管理培训,分诊护士是急诊室接待患者的主要责任人,对于这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专业的临床经验,在患者进入急诊室治疗时,分诊护士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再依照其具体病情将患者引导送入不同的功能区,实施急重症优先的原则来加以处理。如发烧患者,其体温>39℃即可判定为急症,必须在30分钟内安排治疗。此环节必须确保分诊护士能准确识别患者病情,降低漏诊问题的产生,保障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救治通道,控制病死率。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还要加强对急诊室的检查与巡视,对于有异常现象出现的患者在及时发现,并紧张上报处理。此外,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与理解,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医患纠纷。

1.3评定方法

记录本研究患者的接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与此同时,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记录下来,护理满意度具体包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由患者或家属勾选,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此文中的数据加以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以“618cc18331224_html_844f00b242ba8910.png ±s”表示计数资料,以“X²”对数据项加以检测。结果显示为P<0.05,即说明研究数据比较差异度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接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研究组的接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分别为(12.88±0.50)分钟、(153.16±10.79)分钟,而对照组的接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分别为(26.63±5.45)分钟、(215.33±12.76)分钟,对照组的急诊室的各项处理时间均要长于研究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60.00%,数据对比明显,统计学有分析价值P<0.05,见表1。

表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度

研究组

40

26(65.00)

14(35.00)

0(0.00)

20(100.00)

对照组

40

16(40.00)

8(20.00)

16(40.00)

12(60.00)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在急诊护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指的是依靠流程的指向性作用让管理工作更加的合理与规划,在全面流程管理措施落实后,急诊科各部门将会得到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工作协调性,统一化管理也能因此得以实现。全面流程由于具备不可预估性与一定的逻辑性,所以,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护理工作的优化处理,这能有利于重点的突出,最终为科室的治疗效率带来更高的保障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全面流程管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接诊登记时间、留观察登记时间以及急会诊到达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全面流程管理实施在急诊护理中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齐淑娟,徐琳,李小燕.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185-186.

[2]司玉珍,田珊珊,王云.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10-11.

[3]董丽丽,张青松.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60.

[4]黎少珊,戴惠华,曾梅菇,冯晓玲.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2,18(0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