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巧用“微专题”,促进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高中生物巧用“微专题”,促进深度学习》

尤财达 王丽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 528222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在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新鲜感。微专题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入理解学科的内涵,掌握学科相关知识,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巧用微专题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生物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和结构体系,让学生能够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轻松备战高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专题;深度学习

引言:“小切口,深挖掘”是当前高考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教育思想,以此作为指导来帮助学生树立完整清晰的结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微专题的巧妙运用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在微专题的应用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对专题展开合作讨论,将专题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且用概念图的形式将其构建起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还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将专题内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到一起。

  1. 高中生物微专题教学的构建内容和选题原则

为了能够巧用微专题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引导其扎实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必须要明确高中生物专业教学的构建内容和选题原则,在此基础上去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以此实现理想化的效果,为学生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1. 高中生物微专题教学的构建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一条主线,整体的教学内容都是由这条主线进行拓展和发散,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主线的内容主要是由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组成。教师在高中生物微专题的选择上可以结合高考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先来构建大专题,在构建完大专题之后在从中整理出一些小专题,将生物学习的难点抽离出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作为微专题的构建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结构,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混淆的现象,从而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分离出小专题之后再将其细化成微专题。

  1. 高中生物微专题教学的选题原则

一方面,高中生物微专题教学要遵循“微”这一选题原则,所谓微专题,其中“微”就是课题选择的一个显著热证,微专题的内容要少,切入口要小,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才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了保证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保证微专题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巨大的用处,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微专题中的知识点,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微专题的讲解和运用中,教师不能再以理论来讲解理论,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总结经验、理解知识点,为其今后的生物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微专题内容的选择一定不宜过大,要确保其实用性,具体针对学生的某个困惑和问题来展开讨论和研究,帮助学生切实解决某个知识点。

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微专题教学要遵循“专”这一选题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切实抓住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在全面系统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所重点地去展开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微专题的学习来逐渐提升能力。也就是说在微专题的应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学好生物、备战高考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巧用微专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案例研究

本次高中生物微专题的选题内容是“细胞”,因为这是高中生物中的教学重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将细胞巧妙融入于微专题中,再通过微专题的巧妙运用来实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这一重要的生物知识点。

  1. 出示例题

2018年全国高考卷:一种新病毒出现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来设计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且预期实验结果。

分析:此道题目将细胞和病毒的相关生物知识进行了结合,学生需要系统性的掌握细胞的知识内容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先抓住题眼,找到切入口,从切入口出发去抓住题目中的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再通过思考进行推理得出最终的结论,这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整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微专题的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交流与合作讨论,最终明确解题思路和切入点,再将知识进行合理整合,整合之后得出答案。

  1. 知识点溯源

通过分析高考习题我们不难发现,在高中生物考试中所有的习题中考查的知识点其实在教材中都能够找到,但是由于其出题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并不是分析出题目中的知识点就可以,而是还需要将其进行整合及分析。

  1. 小组讨论

在选择好微专题的内容之后,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开启研学模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结合之前记录的笔记来进行知识的分析整理和拓展延伸,将这道题目中涉及到的生物知识点先都找出来,以概念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阐述,勇敢发言,在讨论中互相启迪思维,实现头脑风暴的目标。在构建完概念图之后,小组成员将概念图中的知识点贯穿到一起,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生物实验操作方式,并且逐一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步骤;最后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来预设实验现象和结果,要确保设计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匹配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1. 搭建体系及分享

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组学生都要针对微专题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报,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之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或者指出其设计的生物实验不妥的地方同时说明理由,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讲解和辩论来引导学生在分享中搭建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智慧的启迪。

  1. 针对训练

在微专题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针对微专题中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针对训练中再次巩固微专题中涉及到的生物知识点,深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点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下,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微专题的内涵和意义,掌握微专题教学的构建内容和选题原则,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微专题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系统化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伦进根. 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J]. 广州大学.

[2] 李玉莹, 夏青, 赵卓. 微专题教学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实验对比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23).

[3] 曲艳平. 在高三生物微专题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J]. 文理导航, 2017, 000(011):40-40.



【项目基金】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课题,课题标题《高中生物巧用“微”资源,促进深度学习》,(课题批准号:2019qnzx04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