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

段睿竹 刘爽 唐丽娜 张静芳

黑龙江省医院 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58例,以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4w后肢体运动功能(以6min步行距离、MSA量表评估)、生活自理能力(以ADL量表评估)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MS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MSA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是较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采用。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偏瘫;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脑神经功能缺损,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肢体偏瘫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1]。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减弱,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临床给予这类患者护理,除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干预,也需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减轻偏瘫症状影响[2]。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能够鼓励患者在康复期积极参与多种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价值[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58例,以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29例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48~74岁,平均(63.23±4.38)岁,患侧:左19例、右10例。观察组29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7~73岁,平均(63.25±4.41)岁,患侧:左18例、右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全部纳入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给予患者用药,观察各项指标,根据患者各项机能给予偏瘫肢体锻炼计划,配合健康宣教提高其参与意识,并配合心理干预减轻其不良情绪,指导日常展开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包括:①功能训练。早期指导床上活动,加强功能训练,如仰卧位状态下,于患侧下肢、患侧肩部垫软垫,保持肘关节伸展,手指微屈曲;协助患侧肢体做被动训练,如关节活动、肢体按摩等;指导床上坐起训练,待患者具备主动运动能力,可提高运动强度,协助做翻身、躯干活动等;②技能训练。指导练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如自主饮水、擦脸、梳头、刷牙等,根据肢体偏瘫情况,恰当选择训练项目,包括健侧配合患侧练习抓物、饮水等,如恢复良好,也可指导做更有难度的技能训练项目,如穿衣、叠被等;③步行训练。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先做站立训练,待患者能够自主保持身体平衡后,指导做患侧负重练习、迈步训练。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从旁协助,控制步行速度,指导慢速行走,如患者行走时能够自主保持平衡,可提高行走速度,转为上下楼梯行走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4w后肢体运动功能(以6min步行距离、MSA量表评估,MSA量表总分48分,分值与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生活自理能力(以ADL量表评估,量表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自理能力呈正相关)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护理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MS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MSA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及护理4w后6min步行距离、MSA评分、ADL评分比较(617ba3a5a58c3_html_6c71416d688897f8.gif ±s)

组别

6min步行距离(m)

MSA评分(分)

ADL评分(分)

护理前

4w后

护理前

4w后

护理前

4w后

观察组(n=29)

132.02±22.30

192.36±20.49

13.23±2.36

27.46±2.05

40.26±5.77

58.92±5.02

参照组(n=29)

131.87±22.54

162.30±21.66

13.19±2.42

22.03±2.26

40.31±5.68

49.30±5.23

t

0.025

5.429

0.064

9.583

0.033

7.14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分析与讨论

脑梗塞伴肢体偏瘫直接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所以在临床护理措施上,加强肢体功能训练具有必要性[4]。康复训练护理在具体落实措施上结合多种训练项目,以期达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5]。本次研究指出,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下,患者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加强了对肢体偏瘫的干预,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由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向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主动步行运动训练过渡,使得患者能够持续运动训练,既加强患侧肢体活动能力,也提高患者健侧、患侧肢体配合能力,所以患者各项功能得到显著提升与改善。

总的来说,临床给予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可采取康复训练护理措施,该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郭颖.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措施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41-142.

[2]张琦.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4):401-402.

[3]杨阳,贺伟芹. 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价值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8):111-112.

[4]刘智慧.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37.

[5]张玉花.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