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绪能力培养中情绪绘本的价值及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谈情绪能力培养中情绪绘本的价值及运用策略

武雪茹

鄂托克前旗第三幼儿园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016200


摘要:在面对幼儿这一群体时,有效地加强对幼儿情绪调控调节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其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产生良好的铺垫作用,对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产生较大的助力。所以,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对情绪绘本的作用积极的进行发挥,以此作为载体,让幼儿掌握更多有关于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情绪能力;幼儿;情绪绘本


前言:对于幼儿这一群体来说,情绪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幼儿可以对他人和自己的情绪进行理解、认知和控制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情绪能力培养这样的目标,情绪绘本的引入则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能够使得幼儿在绘本分析的过程当中懂得及时的消除一些负面情绪,使得其在表达情绪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到适度,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1. 情绪绘本的内涵及价值

  1. 内涵

情绪绘本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将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人事物作为主要的原型和内容,将幼儿在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作为主线来对故事进行构造的一种形式。通过情绪绘本的阅读可以使得幼儿对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事件进行体会,产生情感共鸣,在其中获取到更多有关于情绪调控的技巧和方法。

  1. 价值

对于幼儿这一群体来说,由于幼儿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受到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的限制较大,在面临一些复杂情绪以及情绪识别的过程当中能力偏弱,无从应对。此外,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在展现的过程当中也具备着冲动、性情外漏等特点,使得幼儿常常手足无措。而通过情绪绘本的有效引入就能够使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当中结合人物受到一定的感染和触动,能够更好的展现绘本的暗示作用,让幼儿在所处情境当中对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进行体验,对于幼儿本身情绪能力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1. 情绪能力培养中情绪绘本的运用策略

  1. 凸显媒介作用,培养情绪能力

在情绪绘本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将绘本的媒介这样的特质充分的展现出来,也就是应该对情绪绘本的价值进行挖掘,以此作为载体来更好的实现对幼儿本身情绪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这一群体来说,在成长与发展过程当中主要以形象和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情绪绘本中一些人物的直观展示,真正的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当中做到听觉和视觉的一体化,与幼儿当前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更加相符。

例如,在情绪绘本当中,教师可以引入《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这一情绪绘本。在绘本内容讲述的过程当中,可以先让幼儿对封面上的小女孩儿进行观察,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简单介绍。在这时,幼儿自然而然会出现疑问,比如“菲菲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使得幼儿产生学习动机。在后续,就能够在绘本中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究。引导幼儿对菲菲的脸部细节进行观察,比如眉毛向下、小嘴嘟起......使得幼儿对生气状态进行感受。

  1. 加强有效引导,培养情绪能力

在情绪绘本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身为教师,一定要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作用,应该结合实际的绘本内容来做到趣味性和巧妙性的引导[1]。在这其中,应该使得幼儿在阅读情绪绘本的过程当中产生更加高涨的阅读情绪,来对绘本当中主人公在情绪方面的变化以及前因后果更好的进行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引入《我好嫉妒》情绪绘本内容。对于幼儿这一群体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嫉妒情绪往往是缺乏理解的。而在绘本当中就进行了具体化的阐述,使得幼儿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好奇,比如“嫉妒是什么?”“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鼓励幼儿对这样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之后就可以引导幼儿投入到故事情节的分析当中,对情绪最终产生的原因进行推理,使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绘本内容的呈现具备较强的推理性和逻辑性,能够在无形当中真正的实现对幼儿情绪能力的调节。

  1. 引导细节观察,培养情绪能力

情绪绘本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直观性,能够使得幼儿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形成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幼儿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图画的细致观察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情绪进行体验[2]

例如,可以对情绪绘本——《我好难过》进行引入。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四个任务,第一对人物表情进行观察,对情绪进行了解。第二对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第三对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和了解。第四对情绪事件当中角色人物对于情绪具体处理方式进行观察和阐述。让幼儿可以以自主和合作的方式来对答案进行找寻,实现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在后续,教师就可以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立足实际生活说一说:“和主人公一样,在实际生活当中遇到这样的情绪时,你要怎样做呢?”“在绘本当中有着怎样的感受和启示?”在无形当中不断地提高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1. 鼓励角色扮演,培养情绪能力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对情绪绘本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贴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了让幼儿的体验更强,也可以适当对角色体验这样的模式进行积极地引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深入[3]

例如,教师可以对情绪绘本——《我不想生气》进行引入。可以先带领幼儿来对绘本内容进行分析,比如小兔子在生气情绪产生时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剁脚、使劲大叫......让幼儿联系自己在实际生活当中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在后续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对小兔子最终生气的原因进行找寻,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将幼儿群体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幼儿围绕情绪绘本内容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其中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对小兔子的情绪变化来感受,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使幼儿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深刻,将情绪绘本的价值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结论:综上所述,在对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对情绪绘本有效地进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幼儿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得情绪能力的培养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得以发生。在这其中,主要可以凸显媒介作用、加强有效引导、引导细节观察、鼓励角色扮演,让情绪能力的培养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英. 特色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J]. 天津教育,2021,(23):158-159+162.

[2]张敏. 绘本在培智儿童教学活动中的价值探索[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Z2):131-132.

[3]刘贵英. 我的情绪小怪兽——初二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