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聋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做好聋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闵雪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特殊教育学校 云南 盐津 657505

要:聋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导致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 影响其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针对聋学生的特点,在品德教育工作中,可采用“正面”服教育法、榜样育人法、情景教育法、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聋学生 品德教育 方法

引言:“百行德为首”、育人先育德。聋生由于生理的缺陷,给他们的信息接受、社交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对复杂的环境认知不完整,导致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自卑、焦虑,从而形成了孤僻、自私、敏感的性格,缺乏忍性,情绪不稳定,显得懒惰等种种内隐的和外显的心理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聋教育教师,应该重视聋生德育教育,采用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形成里良好的品德。

1正面”教育法

聋生因为受听力影响,无法和他人正常交流,他们不知道在家里、学校、社会上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易受他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所以我们要利用班会、晨会以及日常生活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点,引导他们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1.1 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聋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遵循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地向聋生讲解社会公德,《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提高聋生的道德认识,启发自觉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1.2 做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良好心灵发展

聋生由于生理的缺陷,导致他们很难相信别人。他们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很不愿意告诉老师,很多时候只知道发脾气,大哭、大吼等。作为老师要主动融入到他们的天地,和他们聊天、玩耍、分享自己的喜悦,走近学生心理,做学生信奈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愿意和你分享自己的喜悦、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动态、做好做学生心灵的慰藉者、聆听者。比如,在我的德育教育中,我常和学生一起洗衣、吃饭、做游戏、聊自己工作中的得失、谈谈对当天班级里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件事的看法,我还定时得带孩子们逛街,让他们买自己想买的生活用品,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陪孩子们躺在草坪上大声的呼喊、发泄心中的压抑和不悦等等,想方设法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理。通过近六年的相处,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他们不管有什么想法或遇到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想我倾诉,在孩子们诉说心声时我就入情入境地做好一个聆听者,待他们说完后再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灵时疏导和帮助。把工作做实做细,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快乐地学习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榜样育人法

2.1身残志坚的典范事迹

在我们的教育中,伟人事迹、民族英雄等他们不平凡的一生、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业绩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尤其是那些身残志坚的典范,对聋生来说,更具有共情感、现实感、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在德育教学中我常常带领孩子们学习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以及观看残疾人运动会、音乐会、舞蹈表演等。在学习和观看过中我发现他们随着情景表现出难过、惊讶的表情,赞许的目光,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会为员小小的失误感到紧张,会为精彩的一幕鼓掌喝彩等等。当我们看到这些时,我们会毫无疑问地相信,榜样的力量一定能给聋生道德品格正确方向的指引,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2 家校示范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一直在父母的陪伴中成长,父母的每一个眼神、动作,语言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孩子,当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进入到学校就多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老师、这时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孩子,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老师,家长要共同做好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家长首先就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老师、家长绝不做。比如要求孩子不撒谎,我们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承诺都要做到;要求孩子们不乱扔垃圾,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做到垃圾入桶、并且见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放入垃圾桶。用自己的言行规范孩子的行为。

2.3 学生中的榜样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不仅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亮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在德育教育中也是如此,选出品德行为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如“文明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等。当然,学生中的榜样,不可能那么完美与稳定。但他们产生于学生,为学生亲近与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关心与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3锻炼法

学生的品德离不开实际的活动与交往,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品德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并不断完善。

3.1日常生活中练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它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结合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入学就开始抓好习惯的养成。开学伊始,首先对他们进行具体的行为习惯教育,如讲卫生、懂礼貌、同学间相互谦让、关心。上课铃响了,迅速进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文明用餐、爱惜粮食,节约用电、用水,上下楼梯靠右行以及常规交通规则等等。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得良好的行为规范。

3.2委托任务

委托学生帮老师或班集体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如在班里委托某个学生每天负责倒班级垃圾、按时擦黑板、监督某个学生垃圾入桶,大小便入池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也起到了表率带头作用,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我班的梁小花刚来时垃圾乱丢,大小便乱拉,不会打理个人卫生。针对他的行为问题我采用了分化式的委托任务的方法,委托小花每节课下课时负责叫同学们上厕所和巡视教室和区域卫生,看见有同学丢垃圾负责叫他捡起放入垃圾桶,见到地上的垃圾要立即捡起放入垃圾桶,而且和科任老师达成共同意识,每节课下课时提醒他要完成的任务,对于它不会打理个人卫生一事,我就委托班里个人生活自理能较强的小喻同学每周三和周末负责带领他洗澡、换洗衣服。通过连个月锻炼,小花不仅改变了垃圾乱丢,大下边乱拉的现象,他的打理个人卫生的 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而且他还把自己的任务按成得很好。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是促进残疾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课程的补充。每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在仪式教育中规范行为。用手语唱国歌,凝视国旗冉冉升起,感受国歌的庄重严肃,发学生的爱国的情怀。以国旗下的手语讲话,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充分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优秀的文化传播。例如,利用助残日教育学生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的人;“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教师节教育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公民道德宣传日告诉学生要做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少年。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4品德评价法

聋生敏感、自尊心强,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赞许、表扬。如采用集星代币法、攒齐10颗星可换一样自己喜欢吃的小零食。攒齐20颗星可换一样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和小零食并颁发奖状等。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其优秀的品德。

结语:总之聋生的德教育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真心关爱,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更有效地做好聋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擅传宝等著《学校德育诊断案列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 教育科学出版[2]

3. 方俊敏、雷江华 《特殊儿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