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写作反馈加工深度有效性的研究综述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国外关于写作反馈加工深度有效性的研究综述及启示

王怡然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年来,关于写作反馈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学者意识到学生对反馈的加工深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反馈的效果,因此反馈加工深度也成为近几年语言研究的焦点。本文对国外有关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国内反馈加工深度研究和二语写作教学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写作;反馈;加工深度;研究综述;启示

一、引言

随着对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写作反馈。然而写作反馈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哪种类型的写作反馈能够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一直备受争议(Yang, 2013)。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对不同类型反馈的注意程度和加工深度,试图寻找最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反馈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学生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探索反馈加工深度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国内写作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现状

加工深度的概念起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Leow(2015)将加工深度定义为认知努力的相对数量、分析水平,以及在语言输入中解码和编码某些语法或词汇项目时使用的先验知识、假设检验和规则。在更高层次上处理信息的学生会在第二语言学习上花费更多的认知努力。

Leow(2015)认为,仅仅注意到语言知识是不足够的,因为注意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者会接受输入。二语习得的关键不只是要注意到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基于此观点,Leow在2015年提出了“二语习得过程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加工深度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基于此模型,Leow(2015)又提出了反馈处理框架。他认为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反馈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语言知识,学生只有对这些语言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才可以摄入这些知识,从而在将来可以运用这些语言知识。随后许多国外学者都意识到了反馈加工深度对于英语写作学习的作用并开展了相关研究。纵观有关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反馈的加工深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获取反馈中所包含的知识。但是这些研究在反馈加工深度划分标准和研究工具上略有不同。

(一)在反馈加工深度划分标准上

国外关于写作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都依据学生的意识水平对反馈加工深度进行了区分,但其划分标准却大有不同。如Qi & Lapkin(2001)和Suzuki(2017)将反馈加工深度分为注意到错误以及注意并提供错误原因两种类型。Caras(2019)将反馈加工深度分为低加工深度,中加工深度和高加工深度。Kim & Bowles(2019)则划分为低加工深度和高加工深度。

(二)在反馈加工深度研究工具上

由于加工深度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无法直观感受,因此只有让受试者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学者运用到的研究工具主要有两种:有声思维和书面言语。有声思维是指受试者在对反馈加工时,能够将自己大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书面言语是指学生在对反馈加工时,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之,虽然国外学者使用了不同的划分方法和研究工具,但他们都认为学生对反馈的加工深度会影响写作反馈的有效性。这一研究结果为国内开展有关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促进写作教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启示。

三、启示

(一)要依据受试者的特征选择恰当的划分标准

国外有关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选择了不同的划分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试者的水平存在差异。受试者自身的水平直接影响了他在对反馈进行加工时的表现。此外受试者的数量也会影响划分标准的选择。受试者越多,就越需要选择更加细致的划分标准来进行研究。

(二)要依据受试者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

在实验开始之前,研究者应该对受试者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进行大体了解,并依据受试者的特征选择恰当的研究工具。尽可能的将研究工具给受试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要鼓励学生对写作反馈进行深度加工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对反馈的加工深度和反馈的有效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错误进行深度加工,真正理解作文中的每一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修改。这样才能提高反馈的有效性,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虽然使用了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研究工具,但是都认为反馈加工深度对反馈的有效性存在影响。因此,国内学者可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有关反馈加工深度的研究,为国内写作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Caras, A. 2019.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compositions and the role of depth of processing [A]. In R. P. Leow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in classroom learning [C]. New York, NY: Routledge. 188–200.

[2]Kim, H. R. & Bowles, M. 2019. How Deeply D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rocess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nk-Alouds. Tesol q 53: 913-938.

[3]Leow, R. P. 2015. Explict learning in the L2 classroom: 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New York [M], NY: Routledge.

[4]Qi, D. & Lapkin, S. 2001. Exploring the role of noticing in a three-stage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ask[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0(4): 277-303.

[5]Suzuki, W. 2017. The effect of quality of written languaging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Writing & Pedagogy 8(3): 461-482.

[6]杨姣姣.国外二语写作中教师书面修正性反馈研究综述[J].克拉玛依学刊,2013,3(02):61-67.


作者简介:王怡然,1998年10月15日出生,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安阳市,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