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配合延续护理减轻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心理干预配合延续护理减轻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

刘桐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00000 )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护理,对其焦虑心理的效果和影响。采用的方法:在我院妇科在2019年6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全部肿瘤化疗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实验对象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延续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化疗前后对患者分别进行焦虑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损伤,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关键词】心理干预;延续护理;妇科患者;肿瘤化疗;焦虑心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妇科在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全部肿瘤化疗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实验对象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8-66岁,平均年龄为(43.3±4.4)岁;实验组3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7-65岁,平均年龄为(42.6±4.6)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能够得知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在本次实验中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的化疗方案和治疗方式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延续护理。主要护理方法为:(1)心理护理。①认知重建,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对化疗的态度、心理顾虑以及知识知晓度加以评估,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具有侧重点的宣传单页,让患者对疾病和治疗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教授患者自我心理疏导的方式,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让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变化,遵从医护人员的嘱咐,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和护理;②健康教育。对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宣教讲座的频率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另外在院内宣传栏、病房走廊以及病房内张贴化疗的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时间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在妇科科室内张贴每月宣教活动计划,让更多患者能够知晓院内举办的宣传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患者不仅包括院内患者,也可以是出院患者以及复诊患者;③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坚持每日提前查房,在查房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为患者介绍其他患病患者接受治疗以后,得到康复的案例,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和护理,使其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得到缓解,防止患者的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在日常时间里,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患者家属的陪伴和支持对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多陪伴和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更多亲人的支持。另外,针对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安排专业的教育护士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或者由本院心理医师进行会诊。(2)延续性护理。①描绘院外延续护理及个案追踪路线图。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设计科学合理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个案追踪相应表格和路线图。根据患者的治疗阶段,以及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制定追踪途径,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让医院能够始终追踪到患者,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②设立追踪记录。在科室内建立延续护理服务小组,制定追踪记录本,护士长和服务小组的组长,对追踪记录进行严格管理;③化疗后延伸服务。患者在完成第一疗程的化疗以后,延续护理小组负责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每疗程治疗期间的电话回访保持在2次,一直持续到患者化疗过程结束。在电话回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记录患者出院后遵医嘱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心理状态,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应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为不同患者制定化疗反应的紧急预案,这对患者身体不适症状的环节具有积极的作用。将组内患者组织起来,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向患者发布有关疾病的专业知识,也可在群众解答患者的问题,为其提供相应的疾病指导。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接受2次心理评估,分别为化疗第一疗程的前一周,以及第二疗程前一周。心理评估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患者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虑程度,焦虑程度的测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5

53.85±13.11

52.23±12.55

实验组

35

55.86±14.77

44.33±11.19

3.讨论

心理干预联合延续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情绪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肿瘤患者当知晓自己的病情时,往往心理上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情绪比较低落,且容易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对治疗失去信心。除了自身心理的影响,当患者在切除卵巢或子宫以后,体内的内分泌会产生一些变化,这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使其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状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让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改善,让患者对接下来的治疗充满信心,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另外延续性护理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对此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而且也能让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让患者的焦虑心理得以缓解,使其能够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

总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损伤,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参考文献】

[1]陈燕.情志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新中医,2020,52(23):152-154.

[2]兰兴梅.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焦虑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1):112-114.

[3]李胜男.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28-229.

[4]余红萍,项颖卿.情志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55-2157.

[5]徐芳,张明英,游爱平.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03):234-237.

[6]钟全聪.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0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