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桑意象的象征意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8
/ 2

唐宋诗词中桑意象的象征意蕴

谈亲旸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 要]桑与古代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桑意象被赋予多重象征意蕴。唐宋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及文人主观思想的渗入而使桑具有了极其特别的内涵:或是故乡田园闲适生活的归隐之情、或是时光岁月悄然流逝的慨叹之情、或是批判现实的忧国忧民之情、或是桑林爱情的缱绻缠绵之情。桑意象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异彩纷呈、绚烂夺目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唐宋诗词;桑;意象;象征意蕴


桑是古代农耕文化的象征。在农耕社会,人们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男耕女织,因此养蚕纺纱是重要的生存手段之一。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人学会用蚕丝纺织,最早是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约4000年前)”。[1]蚕桑成为百姓的衣食之本,直接影响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古代统治阶级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国家税收主要依靠农民的劳作收成。历朝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蚕桑事业,制定了许多相关的制度法令去督促、鼓励百姓植桑养蚕。正是这样,桑与人类生活有了紧密联系,炎黄子孙对桑积淀了或是敬畏或是喜爱的民族情感。

一、故乡田园

1.故乡情怀

古代文人雅士赋予“故乡”许多或是淳朴或是雅致的代称,譬如“家山、桑梓、梓里、故国、乡井、乡国、乡邦”等。古语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之”(《诗经·小雅·小牟》),对桑、梓树要表示敬意,它们是父母双亲种植的。朱熹解释《小牟》时说:“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是下,以遗子孙给蚕食……桑梓父母所植。”[2]古人不仅有在住宅四周种植桑、梓树的习惯,还会将它们作为财富留给后代子孙。

叶落归根、返本归宗是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中的坚定信念。桑者,丧也,桑与丧谐音,古人把桑、死亡、丧葬联系在一起。《齐民要术》卷五称桑“以作棺材,胜于松柏”[3],桑、梓树常被作为重要林木用在古人丧葬礼俗上。然而桑梓不仅可以用作作棺木,先民们也常环绕着墓地种植桑树、梓树。它们与墓葬有紧密联系,成为墓地具有特殊意义的林木。祖先陵墓被故乡家园的桑林梓树环绕,这样的标志能使每个游子都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宿,使他们对家乡故园魂牵梦萦。

唐宋时期,文人士子经常出门漫游。远离家乡,故土家园那种独有的温馨感便油然而生。于是桑梓便成为了故乡、家园、亲情的维系。唐代柳宗元在《闻黄鹂》中写到:“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出门在外的他,听到家乡的鸟叫声,回忆桑梓,顿时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的想念之情便有力地撞击着他的心扉。

2.田园生活

平和冲淡的田园风光,淳朴善良的乡村百姓,与世无争的农村生活,一直深深吸引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唐宋时期,也有许多蚕桑诗描绘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如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枝繁叶茂的绿树环绕在村庄四周,郭外青山横斜,环境幽静清淡却让人感到荒僻;诗人与乡民面对场院菜圃,喝着美酒,闲谈田间桑麻之事;淡雅闲适,亲切自然,富有乡村生活气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静的农作生活跃然纸上。

唐宋时期,蚕丝业日益繁荣昌盛。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河堤绕绿水,桑拓连青云。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百里之外都能听到缫丝机和纺织机的响声,反映了丝织业的欣欣向荣,从侧面表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陆游创作了117首与蚕桑事业有关的优秀诗词,生动地展现了南宋时江浙两地农村蚕桑劳作生活的兴盛景象。戴复在《织妇叹》中写到:“春茧成丝复得绢,养得夏蚕重剥茧。”范成大在《照田蚕行》中写到:“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都详细描述了农民植桑养蚕,桑粮并茂的情景。

二、批判现实

1.剥削压迫

唐朝国家实力强盛,但是统治阶级渐渐骄奢淫逸,苛捐杂税日益繁重,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迫使百姓不断地劳作却仍处于悲惨境地。当时与桑蚕相关的诗词,大多数以蚕农的悲惨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如唐彦谦在《采桑女》中写到: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清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百姓正常上交丝织品的时间是夏季之后,但如今朝廷在春风料峭的二月就要征收新丝。桑女即使清晨起来采桑,也不能让犹如青鸦嘴般的蚕芽马上长成桑叶,让像蚂蚁一样小的蚕儿立刻吐丝结茧。诗人把同情的目光投向听着门外吏胥催促而泪如雨下的采桑女身上,揭露了唐末苛捐杂税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痛苦。诗人们为农民发出强烈呼声,批判统治阶级的恶劣行为,表达对统治阶级强烈不满。

宋朝经济发达,军事能力却不强。朝廷屈辱地对外敌妥协,同时把沉重的担子积压到百姓的身上。统治者不劳而获却仍浪费无度,普通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如翁卷在《东阳路傍蚕妇》写到: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详尽地描述了辛苦劳作的养蚕人的生活,蚕妇采桑喂蚕、择茧缫丝、最后制成顺柔的丝绸,如此辛勤却不能享受劳动成果。又如张俞的《蚕妇》写到: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中一直在乡村辛勤劳动的贫穷蚕妇进城卖丝,看到城中遍身穿着华丽罗绮的都是极有权势的富贵人,回来之后想到自己如此艰辛却是为了他人,伤心地泪流满襟。诗的矛头“准、狠,稳”,直接批判过着与百姓云泥殊途的奢侈生活的统治阶级。

2.征戍边疆

唐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穷兵黩武,不断发动战争去扩大疆土。一方面,边境战事频繁断送了许多士卒的性命,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劳动,引起士人们强烈的愤慨之情。如王昌龄《塞上曲》写到: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又如司空曙在《塞上曲》中写到:

塞柳接胡桑,军门向大荒。幕营随月魄,兵气长星芒。横吹催春酒,重裘隔夜霜。冰开不防虏,青草满辽阳。

另一方面,战事促进边境各民族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士人们对边关生活逐渐关心。有些失意文人为了求取功名会去荒凉的边塞寻求新出路。于是出现了许多与边疆生活体验、萧索悲凉风景有关的桑蚕诗词。如李益《题太原落漠驿西堠》写到:“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杨巨源《太原赠李属侍御》写到:“路入桑干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李端《题故将军庄》写到:“曾将数骑过桑干,遥对单于饬马鞍。”这些都描写了边塞萧条肃穆的风景,抒发了悲凉的征戍之情。

三、时光生命

沧海桑田,就是指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沧桑则是沧海桑田的略语,都是比喻人生短暂、世事变化很大。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来衬托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又如李端《赠康洽》:“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世事变幻莫测是用桑田的变迁来隐喻,表现时间飞速流逝,不会等待人的。

桑榆暮景是指夕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在树林间留下影子,比喻老年的时光。如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牟融《题山庄》:“东南松菊存遗业,晚景桑榆乐旧游。”诗人展现了时光流逝造成的枯木朽株、萎靡凄凉的景象。

古代先民们因为要经常面对生命苦短、人生无常的问题,所以对生的热爱与追求、对死的害怕与厌恶充斥在他们的心理意识中。人们会试图与死亡抗争,会想要超越现实与时空,可生命自然的规律又让他们无可奈何。但是桑树成长对土壤没有很高要求,桑枝桑叶又很耐伐剪。并且桑有强大的繁殖能力,用途很多:先民们喂蚕儿用的是桑叶、酿酒用的是桑果;在生患疾病时,可用桑叶作为药材来治疗;在天灾饥荒的时,也可用桑果作为食物来填腹。正因如此,古人从枝繁叶茂的桑树中看到时光易逝的同时也看到了生命的无穷无尽。

蚕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桑意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是复杂多端的,因为唐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文人主观思想的渗入而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多重的象征意蕴。桑意象成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异彩纷呈、绚烂夺目的瑰宝。


参考文献:

[1]陈纪庆:《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

[2]朱熹:《诗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5页。

[3]贾思勰:《齐民要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