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制器材促进物理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利用自制器材促进物理教学的探究

杨婉婷

广东省 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第一中学,广东 清远 511545

摘要: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生活物品进行物理器材的制作,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不仅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从而促进物理教学。

关键词:自制器材;促进;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研究自然规律与现象。物理由物及理,以物见理,因此,物理教学是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教学。而初中物理课堂的实验仪器存在不足或者实验室的仪器高度集成化,往往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让学生感觉物理就是书上的知识,难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的仪器,让学生感觉物理高深莫测,难学,就无法很好地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建构主义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1]而利用身边随手易得的生活物品甚至废旧材料来制作实验器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物理的简单有趣。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同时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一、利用自制器材,可以促进物理课堂生活化

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内容高高在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我国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倡导“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理念,他提出物理教师要突破实验室中的器材限制,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做更多生动、简单的实验。这也正符合物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3]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或者容易得到的生活物品,开发低成本、便捷的物理器材,既便宜又有趣,既贴近生活,又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学习温度计一节,直接利用实验室的温度计或者展示测温枪,学生对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感受不深,甚至因为测温枪,觉得物理知识深奥难懂。利用小型玻璃瓶,吸管,红墨水,酒精等自制温度计,并在热水和冷水中演示,对温度计的原理学生一目了然。如在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课本通过假设在水中选取一个长方体进行受力分析比较,比较“学术化”,同时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一个兵兵球和半截带瓶口的矿泉水瓶进行结合演示:把兵乓球卡在瓶口,一开始倒水进去,乒乓球没有浮起来,此时把瓶口堵住,乒乓球就马上浮起来了。通过简单的生活用品,提供学生直观的生活体验,容易把生活经验迁移到教材的学习上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课本通过图片讲解: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法来控制浮沉,涉及打开阀门,利用气泵等知识,学生会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容易打击学习的自信心。利用注射器演示:注射器吸水下沉和排水漂浮,模拟潜艇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过程。把抽象复杂的内容直观化,物理知识生活化,使得学生倍感亲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甚至有很多学生课后自己尝试制作。

二、利用自制器材,可以促进物理课堂趣味化

传统的物理实验器材,要求过于严格,给人一种“套路”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探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如在讲述大气压一节,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在操作上比较严格,不易操作。在课堂上,我利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硬纸片,把硬纸片放在杯口,倒置,然后问:同学们,如果我松开手,纸片是否会下落?里面的水,是否会洒出来?(吓得旁边的学生,马上避开,其他同学哄笑。)然后我说:我松开按纸片的手,同学们注意观察纸片,是否下落?(纸片没有下落,水也没有流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马上引起学生思考,讨论。)这个实验,简单有趣,操作方便,立刻就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如,准备一瓶装满并把瓶口完全密封的饮料,让学生尝试把饮料吸上来,结果,学生尝试多次也无法把饮料吸上来。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为什么吸不上来呢?这时再让学生吸另一瓶普通的饮料,结果一下子就吸上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七嘴八舌,讨论气氛热烈。

利用自制的简单有趣的小器材,成功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引导到教学中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去探索知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三、利用自制器材,促进物理知识简单化

物理概念有时难以理解,直接讲述,学生即使勉强理解了,后面也容易遗忘。比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一节,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依照课本直接讲解“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扫把或者长毛刷进行演示,学生很容易“看到”摩擦力的方向。把物理问题生活化,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化难为易,学生的学习感受也截然不同。

比如,在探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时,课本上利用图片进行展示,学生的感受不够直接深刻,接收知识感觉比较生硬。可以制作这样的器材: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用细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然后用气球在头发上摩擦,然后提起细线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4]。利用简单的气球,把实验现象生动鲜明地展示出来,学生通过事物表象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接收容易,印象会更加深刻。

四、利用自制器材,可以促进物理课堂延伸化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利用自制器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贴近生活,感受到利用身边的物品就可以探索物理的奥秘,容易激发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积极利用自制器材上课,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或者老师可以布置课外活动,可以是模仿课本器材进行自制,可以是课本实验的改进,也可以是进行仪器的创新设计,如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密度计、自制照相机、自制简易电动机、自制电磁铁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有趣和有用,促进学生的成长。物理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延伸,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会变得丰富。

实践证明,积极利用自制器材开展物理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学、善学,同时丰富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美芳.新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20.8

【2】郑莹.初中物理生活实验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4

【3】郑莹.初中物理生活实验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4

【4】PE365采编部,幽客.科学实验——“夏令营”上天下地“玩科学”[J].《动漫界》;2015-08-03

61163b6e89255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