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论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崔红丽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511450

[摘要]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着诸如理想信念不坚定、急功近利、修养欠缺、损害学生利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师个人前途,危害到时代新人的培养,而且破坏高校教师的形象和权威,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必须重视和解决。新时代可以从制度约束、教育创新、内在自觉三方发力,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中国已迈入新时代,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上,不仅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洪灾频发、经济下行等压力,还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等各领域的围攻打压,因而急需各种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这就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师德师风水平又直接决定高校教师形象和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 日出席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强调: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然而近年来,极少数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相继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不能代表主流,但是社会反响强烈,影响恶劣。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有感于此,本文将从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1.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总体上主流还是好的,大部分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不注意个人修养,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一)急功近利,缺少奉献意识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必须有高度的奉献意识,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及时追踪最前沿的知识动态。然而一些教师则无视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和新生代学生的特点,不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继续沿袭旧的教学理念,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带给学生的是注水课而不是金课。有些教师则急功近利,不重视教书育人,主要精力都用于写论文做课题提升学历以便获得职称晋升和最大利益。有些教师更是一切用金钱利益来衡量,把更多时间放在能给自己带来明显收益的事情上去,比如校外辅导授课、商业兼职等,对校内的教学任务反而随便应付。如南京大学教师梁某就表现出对教学的不屑,对学生说“我上一学期的课还不如去外面做一次讲座”。

(二)品行不端,道德修养不够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所谓“师者所以教天下以道,成天下以德者也。但必一言一动,无处不可以为人模范,方足以言师。”然而有些高校教师对教育工作缺少敬畏感,平时上课迟到早退,接打手机翻阅微信,布置、批改作业一概敷衍了事,这样必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南京大学的梁某就经常缺席上课,随便找自己的研究生甚至还曾让自己的父亲给本科生代课。有些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在论文撰写方面存在着抄袭、造假、一文多投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如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姜某某违反学术规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南京大学教师梁某重复发表论文、粗制滥造;更有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例如北京大学教授冯某被举报与多名女子保持不正当关系,中大海洋学院副教授王某新冠疫情期间网上授课直播时,微信与多名女性聊天约炮,影响极端恶劣。这些教师不仅不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而且言行突破了道德和法治底线。

  1. 新时代忽视师德师风建设的危害:



(一)不重视师德师风对个人来说影响甚大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高尚的道德品行一直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一个教师只有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受到学生的尊敬,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在师德师风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无法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势必会影响到他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给他的教学评价,教师也就不可能从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现在绝大部分高校为维护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对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更是零容忍。所以如果教师长期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自己要求松懈,一旦出了问题,无论名气多大、学术实力多强、身份多显赫,都是自毁前途,不仅会声名狼藉,而且可能葬送掉自己的教学生涯乃至学术生命。

(二)不重视师德师风则无法承担起时代新人的培育重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总要求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师就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所强调的“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上课有纪律,成果发布要规范”,教师要严守师德底线。作为一名教师,如果长期忽视师德师风建设,缺少自我省察能力,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价值观扭曲、知识浅薄、贪图安逸、素质不高、品德低下,必然会投射到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很多青年学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无法承担为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三、新时代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的是师德高尚师风严谨的好老师。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从制度约束、教育创新、内在自觉等三方面共同发力,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契机,培育和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

(一)加强制度建设,用外力严防教师行为突破师德师风底线

继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之后,2019年教育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要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因而,大力完善制度建设,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高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培训必修课和教师生涯全过程。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人才培养中,落实师德师风为第一考核评价标准。学校要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行为后果,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及时向教师反馈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严防教师行为突破师德师风底线。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师德师风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

(二)加强教育创新,凸显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重点

师德师风水平,并不必然伴随着教学和工作实践的增加而提升。为了消减外部环境对教师师德师风的不良影响,就必须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依据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师道传统,又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的先进经验,更要着重宣传本学校涌现出来的优秀师德师风事迹,增强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育形式上,要根据教师成长规律,研究教师对各种不同文化传播媒介的兴趣,不断改革和创新师德师风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灵活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技术,增强形式的趣味性、时代性和可学习性。

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抓住教育部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契机,大力开展师德师风研究和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呈现出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于世高.中国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浅析.科教论坛,2019(2).

[2]安益强 昌莉丽.新媒体环境下师德师风文化传播路径探析.卫生职业教育,2020(12).

[3]李文涛.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2019(18).

[4]孟素卿.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才智,2020(13).




崔红丽(1974—),女,汉族,河北冀州人,哲学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人生科学和高校德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