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的开路先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7
/ 2

让评价成为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的开路先锋

胡扬

四川省成都市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以减负增效提质作为教学目标,让教师在小学教学阶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坚持立德树人、问题导向、科学有效的原则,以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为抓手,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教师通过对学生以及课堂的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提高课堂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评价;减负;提质增效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课堂的评价,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认识。同时也能够使家长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到学生在班级中的情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优化,减负增效也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

一、减负提质增效的特点

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减负增效提质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需要的知识,把教学内容更多地聚集在课堂上,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辅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进而通过作业测评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评价成为学校减负提效增质的开路先锋。

二、评价对减负提质增效的意义

1.为减负提质增效过程提供监督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减负增效并不是一个口号性的标语,教师应该落实在课堂上,因此通过评价为减负增效提质提供监督,能够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对于课堂评价教学来说,分为主体性评价以及客观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了解并选择适合的评价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进而能够完成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2.促进减负提质增效的课堂落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优化,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课堂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落实课堂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分析评价内容,构建监督体系,使评价机制更加完善,拓展评价主体,提高评价的权威;拓展评价方法,确保减负落地,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减负提质增效的课堂落实,激励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改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学校减负提质增效中的评价策略

1.分析评价内容,构建监督体系

在整个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内容多种多样,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对评价内容进行筛选,构建完整的监督体系,使课堂的评价内容更加完善。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随堂听课评价法,使听课者对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班级内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者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能够使课堂的质量有所提升。

例如: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减负增效提质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评价内容,构建监督体系,使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高。教师通过随堂听课的评价方式进行授课,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质的提升1]

2.拓展评价主体,提高评价权威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应该拓展评价主体,提高评价权威。在课堂上,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以自主评价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课堂的活动,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三者进行互相评价,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高2]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课堂上,教师更多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拓展评价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评价的主体,能够提高评价权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

3.拓展评价方法,确保减负落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对评价方法进行拓展,同时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评价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校的减负措施,以测验,作业检查,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还能够使教师针对班级的学习情况及时诊断,找出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行解决,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保证,确保减负落地3]

例如: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拓展评价方法,例如随堂听课评价法,学生自主评价法以及测验,作业,检查等多种形式,但整体的目标都是以减负提效为基本。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布置教学任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结语:在素质化教育的理念下,减负增效提质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而评价在学校减负增效提质过程中成为开路先锋,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提升,激励学生学习。教师逐渐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拓展评价方法,确保减负落地,分析评价内容,构建监督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教学内容聚焦在课堂上,减少学生的课下压力。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任务的布置,拓展教学形式,鼓励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课堂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宝林.让评价成为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的开路先锋[J].山西教育(管理).2020(08):52-53.

[2]李阿芳.学校“减负增效”的实践困境及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7(33):86-88.

[3]冯晔.新时代学校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双赢[J].甘肃教育.2020(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