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

唐娜

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宁市分校 湖南 常宁 421500

摘要: 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目标,有必要仔细研究并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中等职业农业教育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农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实践和季节性特征,需要对作物生产和作物病害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农业专家课程。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

引言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农学是理论知识支持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改善知识体系。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积极发展一种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农业岗位的需求。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准确匹配,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借助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有效提升职业技能,在职业技能锻炼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持续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完善的教学闭环。理实一体化教学坚持以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强调职业技能在知识学习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技能相关的技术操作、动作参与、实践应用等,均要以理论作为支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技能训练重点强调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学生熟练实践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更加透彻,真正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论知识基础,全面提升和发展职业技能。

2目前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问题分析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农学专业课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等都将考试分数看作唯一标准,而了解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可知,其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应用技能、知识结构等内容。因此,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设计与现实不符。以“消化生理活动的调节”一课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消化活动的神经调节”时,并没有先介绍与神经生理有关的知识点,相反更注重讲解和神经调节相关内容,这样不仅不容易理解,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虽然这种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但因为内容设计与现实不符,所以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更不能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第二,新旧课程缺少衔接。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并没有衔接复习,这样不仅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而且最终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作为一名农学专业课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尤其是对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而言,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就像是一种煎熬,学生既无法集中注意力,又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第三,过高的教学要求或引用超纲教学知识。近年来,中职农学专业课多数仍选择沿用大学精编浓缩教材,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以教学内容为例,超出中职农学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专业知识被引入教学课堂,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题,降低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第四,教学理念和模式过于老套。在新课改中现代教学技术日益增加,教师若还是沿用传统灌溉是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解决以往教学问题,而且很难应对新时代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育提出的要求。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

3.1教学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进行农学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场所,从课堂转变为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外学习。例如,如果学生想区分粳米和糯米,他们首先要去实习实验室找到它们,然后讨论它们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对方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粳米和糯米之间的区别,并使您的印象更深,更容易记住。它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扩充,提升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它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力,使人们更容易混淆和忘记概念和功能的缺点,并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和获取知识。

3.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现“实践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是教育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加强教学,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一起讨论,帮助,学习和改进,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探究和发现的奥秘,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

3.3学生的岗位匹配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阶段性教育为主,首先是理论课,其次是实践课,然后是动手实践。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如,在对学生进行有害生物的预测的课程教学时,我们主要将服从“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动作过程,最后采用“教育学习,实践教育”的完整动作过程来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大师。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对他们“专业素质”,安全意识,保护意识,诚实,责任心和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以及就业工作质量的提高。

3.4借助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和实际实验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黑板上种田”的现象。这也造成了职业学校教师或多或少的教育实践经验的匮乏,以及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实践教育对教师的职业需求。职业学校需要向社会提供高技能的人才。如果教师没有达到相应的技能标准,教育将非常困难,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将受到严重限制,将难以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育任务。因此,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师不断受到培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继续具有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并有待改进。

3.5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只有针对每位学生提出准确评价,才能确保他们可以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在学习探究中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目前评价机制主要分为三点:第一,改变传统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多运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互融合的评价方式,并着重对校内外实训活动、参加比赛过程和结果、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第二,提出多元化评价模式,并在实践工作中融入过程点评、效率点评及产品点评、安全评估等内容;第三,多在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并整合以往教学经验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评估,以此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及教师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注重学习和借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并注重整合自身教学优势进行全方位优化,坚持提高课内外教学质量,以此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按照时代发展轨迹培育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J].中华少年,2020(19):105-106.

[2]钱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4):79.

[3]仉学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2):345-346.

[4]张新祝.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7(36):3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唐娜(1983.2)女,汉族,湖南常宁市人,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宁市分校,讲师,研究方向:现代农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