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赵静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现阶段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观点“重技能轻人文”,缺乏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教学模式的僵化老套,体育文化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对中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缺失。基于此,本文从如何正确上好中职体育课程入手,结合当前中职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中职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与中职体育健康课程的相互融合进行积极探索,以期能为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高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体育;健康课程;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各中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然而“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绝不是一朝能够解决的,尤其在中职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对于体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导致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难以紧随社会发展形势。以往的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由于其本身具有单一性,若在其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素养,弥补传统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固有的死板性,二者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 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体育人文素质的渗透,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无论是哪一学科,都需要人文素养为其提供支撑。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优秀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育者,必须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首先,应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深入发掘该学科的人文内蕴,例如团队协作精神、体育竞技精神等;其次,在课程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本主义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中职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发展需求[1]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要凸显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性,降调“学”的主体地位以及“教”的辅助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不同模块,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教学。同时还可适度地让中职学生掌握体育课程主动权,允许其自行决定课程进度,实施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其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中,应综合衡量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基础、兴趣动力以及身体素质等客观因素,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突出体育人文理念,体现该课程教学的实践价值。

二、明确教学定位,实现全面发展

就中职教育特性而言,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关键性因素。但是由于很多中职院校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仍未足够重视,且缺乏明晰的课程教学目标,严重限制了体育人文素养的渗透,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因此,中职院校应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给予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应的重视。首先要正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性,严禁无故取消该课程,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体育锻炼良好习惯,从而实现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其次,要明确课程教学定位,彻底转变中职体育教学理念,培养更多满足国家建设以及市场需求的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为其日后更好地就业、择业夯实基础。

  1. 优化课程模式,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僵化老套、内容枯燥单一的问题:其一,充实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与选择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针对中职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喜好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应根据院校的体育学情,发展优势体育项目,充实教学内容。不仅要开设排球、篮球等常规球类项目,还可开设健美操、跆拳道等中职学生更感兴趣的项目;其次,增设相关体育人文素养教学项目,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点,在课程教学中适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充分融合。最后,注重构建相应的体育教学情境。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教师应善于构建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认知,理解其中的人文内蕴,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2]

  1. 倡导人文体育,拓展校园文化

中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包括硬文化与软文化两种,二者对于中职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提升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中职院校应不断强化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在体育硬文化方面,应逐渐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加快运动场地等相关体育配套设施建设,例如,足球场、体育活动中心等,并配置充足的运动器材,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开展热情;另外,在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相应的体育人文元素。例如,在体育教学区域设置相应的运动雕塑,在运动场馆张贴体育运动图片,或者悬挂富含体育精神的名言警句等等。另外,中职院校还可设置体育荣誉展览室,将学校所得体育竞赛奖状、奖杯等荣誉陈列其中。其次,在体育软文化方面,中职院校应组织晨跑运动或者课间操活动,同时还可每学期组织运动会或者其他形式的竞技比赛。另外,还可组织健康知识竞赛、体育达人评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创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中职院校软、硬体育文化的全面提升。

  1. 分析未来趋势,加快中职体育的发展步伐

(一)明确发展方向

在进行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时,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体育健身常识;二是结合自己职业特点选择锻炼项目;三是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四是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并且能够终身为体育锻炼提供服务[3]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可以根据学生专业为他们设置符合他们专业特点的体育教学,比如为护理与商贸专业的学生设立有利于培养形态的课程,例如韵律操、形体操等;像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需要在高空进行攀爬工作,所以要对他们进行攀爬训练;木工、钳工等专业学生需要上肢有足够力量,可以让他们进行举重、机械体操等训练。所以,在中职学校开展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体育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有体育教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同时,不断强化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今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育人文素质在中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能够使得该课程更加鲜活、生动,有效发展中职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中职学生的综合性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姚明瑾.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体育科学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9).

  2. 季英.如何在中职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42

  3. 杨巧玲.浅谈如何在体育课中加强中职生的人文教育[J].科学咨询,2017(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