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2

现阶段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魏建平

湛江市第二十七小学西厅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厌学心理严重是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身心健康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出成长的误区,更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本文就现阶段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与对策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教育;厌学心理;成因对策;


引言:

节奏快、竞争激烈是当前社会的两大突出特征,这些特征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深入地蔓延到了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变化。同时,数学科目又是小学阶段最为严谨、抽象的科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因数学科目的特点而产生厌学心理的情况也不少见。教师应当重视因材施教,针对每一名厌学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1. 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一定要求的科目,例如,主动的预习、及时的复习都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但目前不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十分落后,认为只要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就可以,殊不知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十分低下,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其次,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且抽象思维尚未发育完全,对于数学科目中一些较为抽象、晦涩的知识,教师如不采取新颖的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能就会对知识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1. 教师原因

首先,虽然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不少教师仍然固守着过去较为功利的教学观念,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或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中盲目减少一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兴趣的环节,例如课堂讨论、课堂活动等等,盲目增多一些诸如课堂测验的为学生带来较大学习压力的环节,学生学习负担重,自然产生厌学心理;其次,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兴趣的认知不足,教学手段千篇一律,没有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展开更科学的教学设计,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产生厌学心理。

  1. 来自家庭、社会的原因

首先,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呈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家长教育理念激进,对子女期望过高,若子女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则采取体罚的打压式教育手段,不仅造成小学生更加不爱学习,还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部分家长却对子女采用“放养”的教育手段,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能学成什么样就无所谓了,大不了将来长大后帮自己干农活,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还存在着一些家长在外打工、很少参与对子女的教育的情况,以及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近年来,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新鲜事物,校门外的网吧、书店里的漫画书,都很大程度地波及到了农村小学的课堂中,让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为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改善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一)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首先,厌学的学生通常还不一而同地存在一些诸如消极情绪、自卑心理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当做好对厌学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及时走出成长的误区。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老师信箱”,鼓励学生在遇到成长中的困境的时候,第一时间与教师展开联系,由教师来排解他们的烦恼。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够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在课堂中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具层次性的教学手段打下基础;教师也可以采取激励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与对学习的进取心。

(二)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1)活用创新教学手段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严重,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学生接收知识十分被动,是造成学生厌学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例如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教学法、数学游戏教学法等等,让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

以生活情境教学法为例,在教学“圆”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同学们,生活中的井盖总是圆形的,很少有方形的和三角形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纷纷表示疑惑,此时,教师就可以生动地引入“圆中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这一概念,和三角形、方形展开对比,启发学生发现圆形设计的井盖相比三角形、方形,更不容易掉下去,在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重视课堂互动环节

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也是能够消除学生厌学心理、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师可以将这一环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开展: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每天记下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每天收一次“问题本”,选出最为典型的几个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向全班同学分享,再问问有没有哪位学生可以解决这名学生的问题?此时,可能就会有一些知识掌握程度好或者独具解题思维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了。在这样和谐、互助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会得到质的提升,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

  1. 实施分层差异教学

农村小学中的厌学学生通常都存在较为突出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缺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在班级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差异教学,尽可能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个人学情与成长需要。例如,对于一些欠缺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与学习习惯优良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共同进步;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在课堂中回答基础问题、在课后练习基础知识题目的机会,巩固他们的知识基础,缓解他们对学习成绩的自卑情绪;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应当重视培养他们对困难学生的帮助心理,让班集体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缓解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

(三)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在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越过一些成长中的困境、规避一些成长中的风险、远离一些成长中的诱惑。例如,在家长会时,教师可以为部分教育观念存在欠缺的家长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正视对子女的教育,不要过分苛责也不要过分放任;对于一些存在离婚、外出打工情况的家长,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与心理发展情况,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学习问题的重视;对于一些沉迷电脑游戏、手机游戏、漫画书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向家长反馈,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勇敢拒绝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的厌学心理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总体可分为自身、教师、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对这几种厌学心理成因的分析与把握,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因材施教地对学生展开引导,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厌学的阴霾,回到对学习的无穷热情之中,回到阳光的学习生活之中,在校园中得到知识储备、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全方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心理分析与研究[J].读写算,2020(24):114.

  2. 伍雪梅.试论小学生厌学成因及解决策略[J].中华少年,2017(04):4-5.

  3. 李春玉.小学数学教学中厌学学生的转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1(0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