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共区角有效利用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幼儿园公共区角有效利用的几点思考

何玉谦

藁城区育才幼儿园 河北 石家庄 052160

摘要:幼儿园教育阶段是为幼儿全面发展打基础的启蒙阶段。需要幼儿教师合理利用,并引导幼儿在园区内各公共区角科学活动,科学学习。因此,以帮助幼儿提升早期意识培养为目标,让幼儿在关键养成期得以积极健康的物质环境引导,与精神环境熏陶。幼儿教师就必须利用幼儿教育中最主要也最常见的公共场所,打破特定空间约束,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公共区角;主题活动;教育环境;本土资源

前言:

当幼儿初初进入集体教育环境,幼儿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所处环境产生陌生感、不适感、排斥感。再加上幼儿自身的年龄段发展特性,幼儿很容易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认知模糊、思维紧绷,无法顺着幼儿教师的引导顺利进入教育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公共区角的开放性与启发性,打破幼儿不良思绪,使幼儿融入所处环境,从环境感知中逐步卸下心防,参与其中。

  1. 巧设全园性公共区角,合理利用室外场地

对于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而言,他们开展幼儿教育活动,都会更多的将区角活动限定在室内空间,抑或是范围明确的区域空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幼儿好动、贪玩,室内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幼儿活动安全。二是因为,在“一多对”教学模式下,幼儿教师在固定区域范围内关注幼儿,可以保证幼儿观察即时性、准确性,幼儿的实际行动不会被过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大多数幼儿教师为了保证教育目标的合理实现,都较少利用园区公共区角。但是,室内教育的优势并不能替代室外公共区角教育的教育价值。且过于固定、局限的活动空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为幼儿带来压迫感。所以,幼儿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创设全园性公共区角,针对化的将园区环境设施进行特定的主题划分。而后设置区域主题,如:图书角、游戏角、科学角、生活角等。便于学生在特定的主题新鲜感刺激下,不断接受区角启导,展开自发的“我体验”、“我探险”[1]。例如,幼儿教师利用易于被忽略的楼梯、走廊、宣传墙等,将其与特定的主题活动结合,驱动幼儿自主融合。

  1. 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科学投放区角材料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开展从一定角度来说,一般都具有十分明确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因此,幼儿教师在区角活动设计中,需要使用的教育材料,与特定的区角选择,都具有针对性、主题性。投放关联的活动材料,也自然具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即,首先,以活动目的为导向的活动材料选择。“活动目的”是保证区角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适宜材料,幼儿才可以通过区角材料应用实现有效的感知、发展。其次,基于幼儿探究需求所进行的活动材料挖掘。以保证活动材料可以利于幼儿实操、思考为依托,选择幼儿参与区教活动时能引导幼儿探究行为的活动材料[2]。例如,幼儿教师开展“变废为宝”区角活动,先行为幼儿准备一些必要材料,而后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周边可用资源,如矿泉水瓶、饮料易拉罐、积木零件、毛线等,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不但自主发现这些材料。还能自主思考这些材料的具体“变型”方式。以积木零件的拼装特点为例,幼儿在剩余积木零件组装中,实践动手,尝试将其拼出成品,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合理体现公共区角作用。

  1. 设计、举办主题化混龄公共区角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区角活动中,幼儿选择活动同伴时,往往都只能选择与自己同龄的同班级其他幼儿,与其他班级幼儿鲜少接触。更加不会主动与其他班级幼儿、其他年龄段幼儿亲近交往。因此,在新时期形势下的公共区角有效利用,幼儿教师就不妨借助公共区角的全园性、开放性、共享性特征,适度开展混龄公共区角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加合理、舒适的活动环境,便于幼儿在享受区角活动的同时,完成有效的混龄交际。如此一来,当年龄段不同的幼儿共处统一公共区角,幼儿与幼儿之间还可以基于特定的活动主题产生交际,建立和谐、自然的互动关系。最终,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互相学习能力、关爱能力等。尤其是,针对大班幼儿而言,他们相较于小班幼儿具有更多的活动经验,也有更好、更多的活动思路,能够在区角活动中,无形发挥指引作用,锻炼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协调合作能力[3]。例如,幼儿教师设计“配字追捕”区角游戏,提前将大班幼儿与小班组织在一起,大班幼儿每人一张拼音图卡,小班幼儿每人一张汉字图卡,然后全体幼儿按照自己手中的图卡找寻匹配队友。在游戏氛围带动下减少陌生感、距离感,互相亲近,交流互动。

  1. 幼儿教师开展有效的活动观察与启导

合理设计幼儿园公共区角活动,不仅可以增效减负,降低幼儿教师的“一对多”忙乱负担,为幼儿教师观察幼儿,形成有效的生成课程做好辅助。还可以让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平等互动的区角活动中,更加及时的发现幼儿的天然好奇、不良意识、错误行为等,促使幼儿教师以激活幼儿探究潜能,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不为目的,多角度设计可以引导幼儿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因此,幼儿教师以数据收集为依托,带领幼儿参与区角活动,发挥区角活动的侧面观察功能,可以助力幼儿教师结合明确的教育目标,多记录、多思考、多革新。尤其是在设计区角活动的细节时,保证自身无需过多的参与其中,而更多是以旁观引导者、把控者的身份,通过语言或者肢体语言、眼神等达到有效干预的教育目的,真正意义上掌握幼儿成长需求,并尊重幼儿的发展特性,将其与整体活动体系互融。例如,幼儿教师设计“编织转经筒”手工活动,在幼儿的材料选择、技巧揣摩、作品展示等环节,以契合幼儿锻炼需求为指导为其提供帮助,细化观察。

五、利用公共区角活动引导、完善家庭教育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幼儿家长将幼儿送到幼儿园接受早期集体教育后,往往都会大大松一口气,对于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等都更加侧重在以幼儿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认识。甚至,对待家庭教育不再上心,更多的是重视幼儿在此阶段的身心成长。没有意识到幼儿正处的关键基础阶段,其实“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在此时期与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会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深层影响。因此,在幼儿园公共区角的有效利用中,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公共区角活动指引,调动家长参与重视,让家长在与自身相关的活动组织中,抑或是规则制订中,正确认识教育的持续性要求,继而完善家庭教育,以身作则[5]。例如,在大部分幼儿园的园区规则展示栏,幼儿园都会使用形象、直观的展示方式,将园区规则呈现给家长,方便家长在等候区等待幼儿的时候,就能下意识的阅读、注意,继而无形传递给幼儿。更不用提一些专门设计的家校共育活动对家长教育思维的影响、暗示。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要想科学、全面的用好幼儿园公共区角,发挥公共区角教育价值,就需要理解公共区角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在集体教育环境的紧张感、不安感的基础作用。而后认识公共区角活动可以快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辅助作用。最终,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公共区角。给予幼儿最佳化发展启导,让幼儿自主在公共区角中身心健康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买艳霞,刘娟.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文化环境的策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7(04):59-62.

[2]夏雨.班本课程在游戏体验场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中班月主题“环保小卫士”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90-191.

[3]李双琦.幼儿园区角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延吉市QX幼儿园为例[J].教育观察,2020,9(32):39-41.

[4]张乃洁.区域学习,助力多彩童年——学习区课程模式的建设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1):50-53.

[5]张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4):52-5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