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白鹅》教学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白鹅》教学案例分析

陈馨

虹路小学,浙江金华 321000

【案例背景】

2020年11月27日,我有幸在婺城小语新教师成长学堂的研讨活动中执教了《白鹅》一课,从接到上课通知到现场上课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从准备上来说,还是不够充分的,上完课以后思绪颇多,因为其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让我困扰,经过专家团队和教师同仁们的点评,不禁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

【教材解析】

《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统编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据悉,在《白鹅》之前,学生已经上过《猫》和《母鸡》两课,应该已经慢慢摸索到了“学习规律”,即探索动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关注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只不过这几篇课文虽然同样都写动物,但由于作者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因此运用的表达方法也有所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因此,我在关注整个单元的主题之后,还应立足文章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和教学。在本课教学中,围绕鹅的“高傲”,我从描写鹅高傲的四字词语入手,让学生在会读、理解的基础上将词语送回到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紧接着,我通过“鹅语翻译官”言语表达的游戏环节带着学生去了解鹅的叫声,再结合“净角出场”的视频和鸭鹅步态的对比让学生感受鹅的步态从容,最后带着学生了解鹅吃相的“三眼一板”,通过“反语”让学生明白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教学改进】

以第二环节认识鹅的步态为例

  1. 原设计:

60e7a9be219c5_html_f8231002081e9bc3.gif 与鸭对比,认识步态

1.引出鹅的步调

(1)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鹅的步态的句子。

(2)出示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的净角出场。

①你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出场片段)

60e7a9be219c5_html_fdb9b9358fc4b69d.gif ②这位净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作者用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伐从容,大模大样。让我们看到了鹅的步调从容,更显示了鹅的步伐中透着不可一世的傲慢!那你现在知道该怎么读这句话了吗?

  1. 请生齐读“鹅的步态”句子

2.对比鸭的步调

(1)文中除了写鹅的步调之外,还写到了谁?

(2)请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鸭子的句子。

(3)请生读描写鸭子的句子。

(课件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 想一想:去掉描写鸭子的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生谈观点。

  1. 新设计

60e7a9be219c5_html_d8ac50f8818eb1cb.gif 与鸭对比,认识步态

1.请小组开火车读第4自然段(一人读一句)。

2.请生画出描写鹅的步态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的净角出场。

(1)你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净角就是指的花脸,在京剧中扮演那些性格刚烈或者暴躁者的角色。看,净角出场了!)

(2)你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词来形容净角出场?

(3)老师模仿鹅和鸭子走路的声音,请生判断。(老师用手拍桌面,频率快就是鸭子,频率慢就是鹅)

师总结:所以,鹅的步调从容,鸭子的步调急速。那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他们步调的不同吗?

3.个别读;男女生对比朗读。

(评价语:读到鹅时——你的语速稍微慢一些就显得从容了。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鹅;读到鸭时——你的语速加快一些就显得局促不安了。你们已经化身为急性子的鸭子了。)

  1. 60e7a9be219c5_html_2a5569b84b101637.gif 想一想:明明这篇文章写得是白鹅,为什么会又写到了鸭子呢?生谈观点。

  2. 引出对比。让学生同桌间互读,尝试用朗读读出两者步态强烈的对比。最后齐读。

三、教学反思

(一)有朗读,有温度

正如特级教师姚荣辉老师所说,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好的方式不是老师的过分解读,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

在《白鹅》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则忽视了这一点,我急于把“对比”、“反语”等写作方法教授给孩子,殊不知,学生在对课文没有熟悉的基础上去教学,这个目标达成是有难度的。就像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方式单一,默读的作用倒像是让学生做题前的阅读了,是否能让学生读顺句子、读懂文本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显然这样是不对的。其次,在教学完这这一部分以后,还欠缺指导性的朗读,通过读来理解鹅的步态“大模大样”这一目的还是不能够很好地达成。

因此在这一重点段落的教学中,我改开头的默读为开火车读,让学生读出声,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接着在对比鹅与鸭的步调之后,最后再回过头让男女生、同桌间对比朗读、齐读,相比较之前的设计,朗读方式更加多样化了,通过朗读贯穿教学环节的“一来一回”,不仅能让朗读水平有提升,对于第二课时的表达方式习得也有奠基作用。通过再次教学,我发现语文课堂中的琅琅书声让课堂更有温度了。

(二)巧评价,更精彩

在我以往的认知里,课堂评价语就是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而它到底能在课堂上起多大的作用我并不十分在意。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研员陈蒸老师的评课点醒了我,评价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应该丰富、到位,即便学生的回答并不出彩,也应该予以鼓励性的评价,而且在听课的过程中,除了听教学思路,很多优秀的评价语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姜淑芬老师也根据我的上课情况指出,评价应该具备多样性和针对性,评价语用得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也会更精彩。

听了导师们的建议,我在教学设计中添加了不少评价的预设,例如在读到鹅的步态时,对于语速过快的同学,我会这样评价:“你的语速稍微慢一些就显得从容了,再试着读一读。”对于有改进的朗读,我会给予及时的表扬:“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鹅。”在学生读到鸭子的步态时,对于语速过慢的同学,我会这样评价:“你的语速加快一些就显得局促不安了。”对于语速适当的同学,我是这样评价的:“你们已经化身为急性子的鸭子了。”

(三)重主体,添趣味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此环城二小的金建琴校长就提出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学情。比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在理解鸭子和鹅的步调如何时,学生的确能回答出两者的特点,但是鸭子如何“局促不安”、白鹅如何“大模大样”,他们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源于现在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极少见到这两种动物,所以光看文字也只能理解字面意思。那么在课堂中怎么可以将两者的步态表现得更直观更有趣呢?金校提议老师可以用手拍击桌面模仿鹅和鸭子走路的声音,通过拍击频率的倾听,学生就一下子能判断出频率快的是鸭子,频率慢的是鹅,再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行轻拍桌面加深理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拍击的环节特别热衷,或许有时候这样有别于课堂的声音反而能让课堂更加有声有色。

通过这次的上课、评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用心备课,还要及时反思,听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方能给学生一个学有所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