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徐雪梅

四川省蓬安县白玉明德小学校 63780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能够提高学生段落划分、语言概括、情感表达等学科核心能力。基于此,在展开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阅读文本类型的差异,增强对学生的引导效果,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小组分享交流经验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阅读内涵的理解,避免被动学习对学生阅读思维的限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牢牢把握与培养学生情感目标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互动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和精神主旨。学生进行阅读时,不仅能读懂表面文字的意思,更能深入理解文章精髓部分,增强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理解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构建新颖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阅读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情感体验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深度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群文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引导学生熟读文本,激发其阅读兴趣

许多语文阅读课在设计时缺乏先入为主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惰性思维下只愿意倾听教师概括内容,而不愿意深入文本阅读,对于文章情感和内容主旨也缺乏个人见解。这样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难以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熟读文本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有效的课程环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使学生在反复熟读过程中逐步融入文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比如,教师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这一课时,可以将这一课作为故事类文本的阅读范例。此类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有效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事情发展顺序的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在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形象有大体的情感认知之后,再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逐步梳理事情脉络。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将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在每一段中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从渔夫回家与妻子谈论生活贫苦的忧愁到谈及邻居去世,留下两个孩子,整个故事脉络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能站在上帝视角透彻分析人物形象。在最后一段中,渔夫妻子将邻居留下的两个孩子收留,这一现状与他们穷人的身份形成了对比,在贫穷的环境中保持善良的秉性对学生的情感触动极为强烈。此时,教师便可以抓住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让每组学生对愚夫及其妻子的品质进行讨论,谈论个人感悟。这样学生在个人融入到故事情感的基础上,在人物形象分析过程中增添了个人见解,在兴趣的基础上自主开展深度解析的过程,更能体现出学生阅读参与的积极性。

二、设置课堂提问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因此,教师需要牢牢把握阅读问题这一契机,增强学生互动效果,通过梳理学生问题和抛出阅读问题,强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这样能够借助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逻辑和文本精神内核的深入发掘意识。

比如,教师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故事分层提问闰土这一形象的细节性,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实现人物性格刻画层面的过渡转换。教师可以首先对第一段闰土月下刺猹的场景进行情境化营造,帮助学生在图画欣赏中概括作者环境描写的用意。首先教师让学生对照文本,记录下描写月下瓜田场景的词语,并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静谧且紧张的环境,为闰土机敏地刺猹烘托氛围。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叙事类文章在环境描写中的主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巧用环境描写,为事情发展奠定氛围。之后教师不断深入课程内容,利用闰土在雪地中捕鸟的场景,激发学生联想阅读的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童年中是否有类似的捕鸟趣事,并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这一事件,让学生参与阅读体验环节。这一联想式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丰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素材。

开展语文阅读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互动提问环节的重要性,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度挖掘,增强学生联想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过程的融入性。之后教师还可以从文本中的叙事技巧出发,提高学生模仿写作的能力。

三、从精神主题出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效果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感变化,真正实现学生精神层面的升华。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个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能推动学生将阅读体验融入到个人精神层面,丰富个人情感世界,完善道德价值观的认知,真正体现出阅读的德育教学价值。

比如,教师教授人教版《桥》这一课时,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悬念,将学生置于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其中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文字阅读中,体现出余韵悠长的阅读效果。课文中描绘到,洪水冲走了老党员和他的儿子,老党员面对洪水不畏险情,以身作则的意识唤醒了懦弱的儿子,体现出父亲在危难关头的献身精神,最后老妇人祭奠他的丈夫和他的儿子这个结尾给学生带来较强的情感震撼,升华了整篇文章的精神层次。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精神共鸣点,增强学生分析人物光辉形象的准确性,并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身边的榜样党员,让学生在故事分享中进一步构建现实生活中的高尚品质,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实践和应用平台,体现以课文为依托,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效果,能提高学生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课程互动环节,通过由浅入深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深度,强化学生自主理解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群文阅读的扩展延伸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7):628.

[2]陕昌群.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