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龙族原始道德传统形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认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浅谈独龙族原始道德传统 形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认同

杨柳

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673199


摘要:独龙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独龙族人民保持着朴实而原始的道德规范,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特殊的贡献。我作为一名独龙族,从“独龙族原始道德形成的追溯;独龙族原始道德形态的特点;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耦合性”三个方面来对独龙族原始道德传统形态的形成、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试图从这些依存中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价值,以期促进独龙族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目的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认同。

关键词:独龙族 原始 道德 形态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仅6930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贡山县独龙江乡为独龙族主要聚居地。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特征,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解放以前由于独龙族长期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独龙族所具有的原始社会道德形态不可能完全消亡,独龙族朴实而原始的道德规范具有独特性,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构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一、独龙族原始道德形成的追溯

独龙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曾被称为“俅”、“俅帕”、“曲洛”等,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偏远、最封闭、最贫困的民族之一。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独龙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实现了社会形态的一步跨千年,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团结进步,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和关怀独龙族人民,五年来“两次回信”,2018年年底,作为人口较少的“直过民族”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

值得庆幸的是,这样一个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的民族,还能留下许多具有浓郁原始社会文化极为独特珍贵的历史遗存,其中就包括原始的道德形态以及其所散发出来的朴素美感,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并从中获取物质与文化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生存方式及其所奠定的特殊的社会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要求有耦合性,是今天我们从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独龙族原始道德形态的特点

(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传统美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古代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也是令现代社会文明人十分追慕和向往的生活。我奶奶白丽珍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族妇女代表,曾听她讲述:独龙族男女上山砍柴、打猎、种地背着吃的、用的东西沿路放在有崖洞的地方,每走到一处休息的地方就放下一点,直到目的地,主要是留到露宿的地方,以便解决生活问题。路人不会随意拿走,这正是“路不拾遗”的体现。至于独龙族人民“夜不闭户”,在那里,白天或晚上,无论是住宅或远离村寨的仓房,大多数是从不上锁。少数人家为防止牲口或不懂事的小孩随意闯入,顶多只用一根小木棍或竹片插在门栏上。正是全社会每个家族成员都能自觉恪守这一道德规范,绝不擅自拿取他人之物,故而才能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一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社会美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二)具有“说好的事打雷也不能变”的守约习惯。

独龙族没有文字,历来都是用木刻和结绳来记事或传递消息。(1)木刻:一些小型的木刻,多用于独龙族内部,如亲友间的预约定期会见,就常用一小木棍,在两边都刻下相等的格数,一格表示一天,然后从中间对等破开,各存一半,隔一天则削去一格,到时准不误期。此外,在亲朋之间借用较重要的东西,或在订婚结婚时所付出的聘礼有时也使用类似的木刻记事。(2)结绳:常在外出走远路时记天数所用,单独出门,则在腰部系一根麻绳,走了一天则打一个结。如亲朋好友互相邀约时,则用两根细绳,打上相等数目的结子,各持一根,一个结表示一天,过一天或走了天,则解去一个结,待全部的结子结完后,双方便可在相约的地方同时相会[1]30-31。木刻和结绳的运用,他们认为撒谎会脸红、会被雷劈,体现了独龙族人民说话是一诺千金,打雷也不会变的诚信精神和守诺原则。

(三)具有“都是一家人”的待人友善的传统美德

在独龙族原始朴素的道德观念里,让客人在自己家里闲坐着,空着肚子,是不礼貌、不体面,也是最不光彩的事。在龙元、马库一带较边远的村寨,有时即便遇主人不在家,客人也可以进房主人家自行煮饭吃,主人返回见着也并不责怪。他们之间相互均可理解。因而,家族成员与家族关系之间、亲朋邻里之间、村寨之间或者与其他民族相处之间,都能建立并保持互敬互重、互帮互助、十分友好团结的良好关系[2]75-76,体现了和睦相处的习惯。

(四)具有“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的原始平均主义思想。

在独龙族社会里,多年形成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的原始平均主义的道德观念。每个村落打到得猎物或杀猪,都是平均分配,与全村的人一起来分享。先把肉分给年长的,然后根据年龄大小分配。女儿分到一份回家后,又把自己的那份肉分一部分给父母。无论是集体围猎或者是个人狩猎,猎获的野兽均为大家平分,这是独龙族遵守的传统习惯,体现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和谐共生。

(五)具有“砍多了树被天咒”的生态意识。

在原始社会形态中,主要是对自然物的崇拜,即“万物皆有灵”的图腾崇拜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路有路鬼、树有树鬼。如果要建房或是砍柴,一般都先去找自然毁倒的树木,既便要砍新树,也不愿得罪天神和山神,不会成片砍伐和多砍,而是会在众多的树丛中找一根不大不粗进行砍伐,一般都要趁天黑时,害怕天神知道似的,砍后还用周围的草枝叶把树根遮蔽起来。这样的习俗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山林、洞穴等自然物体的崇拜,使得独龙江流域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是高黎贡山的生物基因库,原始物种多样性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三、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契合

(一)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基础

和谐稳定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失去了空气,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混乱,人心涣散,人民就不可能安心生产生活。在几近原始社会的架构底下,独龙族展现出来最质朴的性格—单纯自然、热情善良、互助合作的性格。如独龙族食用家畜肉有很多禁忌:青年男女不吃鸡翅膀、鸡肝,说男子吃了翅膀打猎时禁不起寒冷,吃鸡肝会胆小,女子吃鸡翅膀,织布会织歪等等。独龙族还把猎狗视为与人同等地位,因此不吃狗肉,狗死了还要用土埋葬。独龙族作为一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发展到今天,正是得益于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和伟大。在这一系列的历史进程中,独龙族群众的爱国爱党意识更加到增强,加上这一民族的温和善良性格,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显得更加合拍。

(二)重信用、守诺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今,独龙族人民早已告别昔日刻木结绳记事的岁月,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从心做起,重信用、守诺言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独龙族人民说话一诺千金,具有“说好的事打雷也不能变”的守约习惯可以折射出现代文明所提倡的契约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尊老敬老、礼貌待人等重塑现代文明的主要内容。

在独龙族社会生活中,尊敬老人,孝敬长辈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他们认为,老人为氏族、家族的兴旺发达献出了辛勤的心血和汗水,理应受到晚辈和全社会的尊敬。人们在平时或逢年过节宰杀猪杀鸡时,习惯将猪的脑、肝、肾、心、一只腿或鸡的头、心肝、肠等较嫩软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部分留给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吃。分居另过得儿子或出嫁的女儿也要把这些东西煮熟后送回来给老人享用。他们认为,老人年纪大了,牙齿不好,需要特别照顾。如果分居的儿女有好的食物不送给老人家,那就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千百年来,独龙人民尊老敬老的社会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2]71-73

(四)重视生态是现代文明必然选择。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关系独龙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独龙江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程的重要课题。不论从改善独龙族族群众生存环境,实现独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都需要我们切实保护独龙江生态环境,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首位。独龙族群众不仅有爱护生态的传统意识,更有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儒学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人以礼相待,家家以礼相迎,社会以礼相融,族族以礼相求,人心则可欣然懿美,家庭则可怡然和睦,社会则可井然有序,民族则可安然和谐。独龙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其独特魅力,为我国民族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民族的道德要将好的发展传承下来,不好的将被历史所淘汰,独龙族的原始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少数民族史志丛书·独龙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30-31.

[2]刘达成.民族知识丛书·独龙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71-7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