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型,促教学--试议高中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以模型,促教学 --试议高中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

程颖鑫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715400

摘要:模型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而言十分重要。一方面高中生物知识在知识点分布上具有“关联性不强、知识跨越大”的特点,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难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生物知识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图形和模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起到创新指引的作用,因而相对于文字记忆学生更容易根据模型快速的把生物知识有效连接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制作;模型教学

  1. 引言

常见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型大致分为三大类,包括数学模型、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而教师应当根据这三类模型去整合相应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制作模型的兴趣以及正确认识模型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应当从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做起,以让高中生掌握基本的“实物模型”制作理念、“图画模型”构建思路、“公式模型”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曲线图形的勾画策略。

二、高中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的意义

1.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

由于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知识具有十分独特的抽象性,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述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相关知识进行快速记忆理解。因而通过生物模型的制作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以知识的储备、自身模型概念的理解以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

2.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提高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

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时缺少必要的学习兴趣,这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但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能够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既能确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善思多练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式生物学习理念、自主性学习意识。

三、高中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创新策略

1.找准生物知识定位,让高中生准确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分类。

高中生物模型的制作需要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己进行生物模型制作时准确的进行选择,这对于学生顺利完成生物模型构建而言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利用生物模型制作与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意识培养与创新式思维发展的引导。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模型”的制作时,应当让学生首先了解哪些内容适合制作物理模型,诸如“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结构”、“减数分裂”模型的构建。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物理模型构建的技巧与前期工作,比如针对学生在进行染色体着丝点的方向绘画问题,教师应当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绘画以提升其模型制作的效率。

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DNA分子模型时,引导学生创新式应用不同的材料来探索如何高效制作DNA双螺旋骨架。指导学生用泡沫或者塑料制作碱基,之后在每个泡沫上涂上不同的颜色以区分A、T、G、C4种碱基;用废旧牙签充当氢键,并让学生根据A=T、G≡C分别插上2支、3支牙签,再把泡沫碱基相对放入纸筒内,之后在外面用胶带和大头针固定住牙签。这样就制作好了一个简单的DNA分子模型。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为学生生物模型的制作指明方向。

信息化教学优势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趣味的教学内容,因而在生物模型的构建中,信息化教学能够为学生全面系统的展现各个模型构建需要注意的细节,以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比如在生物“数学模型”制作中,其中需要用到柱状图、表格、曲线图等内容,而信息化教学对于这些图形与表格的制作、展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杂交”相关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学习杂交数学模型构建需要注意的事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作图能力而言十分重要。

3.设计互动式生物模型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懂得分享的意识。

高中生物模型的构建同样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学生、教师之间进行及时沟通、交流,而不能采取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同时互动式生物模型教学方案,能够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构建互动互信式生活活力教学课堂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概念模型”时,需要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知识总结能力、生物知识内在联系的探索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生物知识流程图、框架图等模型。

4.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制作模型学习习惯。

高中生物模型制作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生物知识模型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生物知识时,也应当科学的指引学生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教师在讲述“种群数量”J型增长模型时,合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做好课堂笔记并注意运用数学知识来深入理解纵坐标与横坐标代表的意义,并在笔记上标注清楚。再比如在“光合作用”知识讲解时,让学生做好因变量与自变量知识的备注。这样才能让其在制作曲线图数学模型时更加得心应手。

四、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模型与制作教学模式是高中生本教育的生动体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制作意识,并逐步培养其利用模型进行理解记忆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禚昌杰.高中生物教学中物理模型构建的研究[J]. 青春岁月. 2018(15)

[2]刘宗巨.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初探[J]. 考试周刊. 2019(31)

[3]吴菲祎.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建议[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