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科学现象,建构科学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3

解释科学现象,建构科学概念

郭萌

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 郭萌 300203

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概念是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小概念。小而具体的概念进展到更大的概念,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形成对概念的理解,逐步建构更为抽象的科学概念。以“解释科学现象”为目的的探究活动,可以将概念学习与要研究和解决的事物结合起来,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科学概念获得与应用的过程,是促进科学概念建构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解释 建构 科学概念

小学阶段的科学概念是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小概念。小而具体的概念进展到更大的概念,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形成对概念的理解,逐步建构更为抽象的科学概念。以“解释科学现象”为目的的探究活动,可以将概念学习与要研究和解决的事物结合起来,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科学概念获得与应用的过程,是促进科学概念建构的有效方式。

一、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特点

科学概念作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是基于实证研究的、系统的,而且是被科学家共同体接受和承认的客观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形象性和直观性),小学科学概念大多来自对自然界的观察,以“可感知的科学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主。 

(一)与大概念相比是小概念

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是大概念,而小学阶段的科学概念来源于特定的观察和实验,与大概念相比是小概念。例如,小学生通过观察密封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而建立“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概念。与之相对的大概念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作用力很小,因此容易被压缩。”

(二)由具体概念向科学概念过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形象性和直观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概念大多来自对自然界的观察。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具体概念为主,是从观察材料里描述和记录实验事实而形成的概念。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脑额叶发育趋于成熟,逻辑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科学概念抽象程度会越来越高,逐渐从具体概念过渡到科学概念。以“水的三态”为例:1-2年级学生建立关于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外部特征等具体概念;3-4年级通过测量的方法关注到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温度,并进一步从物质本质上认识到: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5-6年则研究三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解释生活中与“水的三态变化”相关的自然现象。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分3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关于水的三态的科学概念

(三)对特定内容或情境具有解释作用

从逻辑学角度看,科学概念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通过科学概念的演绎形成理论或提出假说,二是科学概念对观察材料具有解释作用,起到科学理论的作用。科学教育研究者将学生的概念称为“小理论”,具有像科学理论一样的解释作用,而小学阶段的科学概念对特定内容或情境具有解释作用。

二、“解释”对建构科学概念的意义

“解释”是将现象与推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符合证据的因果链的过程。实施以“解释科学现象”为目的的探究活动,对建构科学概念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一)激发探究的内在动力

以“解释”为目的的探究活动,是将科学概念学习与要研究和解决的事物结合起来,激励、指导探究活动的进展,活动内容一般选择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科学现象。比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穿上羽绒服为什么这么暖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盐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在解释这些现象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科学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在亲历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概念。

(二)促进观点的形成与发展

“观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和工具。形成标准化的科学概念之前,学生首先需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在“以解释为目的”的探究活动中,为了能够建构合理的解释,学生会积极观察客观事物,从中发现一些现象作为一种可能的解释,使事实获得意义,初步形成观点。获得证据并集体论证之后,观点获得标准化意义而发展为概念,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科学概念的建构包括概念的获得和迁移。只有当科学概念可以被学生迁移到更广泛的情境中,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所理解,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对于现象的解释不仅基于他们的已有经验,更要依据已有科学概念。他们在解释现象时会根据已有概念提出假设,通过推理得出可能的结果,最后通过证据验证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对已有概念的理解形成各种解释,通过相互质疑、研讨,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对科学概念更为深入的理解。

  1. 在“解释”中建构科学概念的思维过程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学习。而在以解释为目的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概念,可以将科学概念学习与真实探究任务相结合,通过“假设-演绎推理”对概念的标准属性形成假说,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建构解释,并通过学习共同体的论证判定解释的合理性,合作探寻最佳解释,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建构理解的目的。

在这样的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学生需要经历以下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形成观点,获得证据,建构解释。以六年级概念“圆顶形结构能承受很大压力”为例:

)基于观察,提出问题

这里的“观察”,是指对现象、事例进行辨别性分析的观察。学生要将眼前的事实与他头脑中的经验或有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引发他们的疑惑,进而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当学生观察到又薄又软的乒乓球壳可以承受50本科学书的时候,他们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个现象与他们的已有经验不符,于是产生了疑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薄又软的乒乓球壳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

形成观点,预测结果

提出探究问题后,学生会在已有概念的引导下,对产生现象的原因作出假设,形成观点。同时运用“如果-那么-因此”的推理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预测:如果假设是正确的,那么按照一定条件进行操作,就会出现预期结果。提出问题后,学生对乒乓球壳进行进一步观察,发现乒乓球壳好像有很多很多的拱形,而且拱足还连在一起。学生已经建立了拱形能够承受很大压力的原因在于“拱形结构能够将向下的压力向两边分散,只要抵住拱足就能承受很大压力。”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于乒乓球壳的观察,他们对乒乓球壳承受压力的原因提出假设:圆顶形可能由无数个拱形组成,将承受的压力向四周分散,而无数拱足相连可以抵消外推力。此时,教师出示很多拱形纸条,其拱足能够通过拼插连接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圆顶形模型”检验自己的假设。学生通过演绎推理预测结果:首先,如果圆顶形是由很多拱形组成,那么将拱形纸条拼搭在一起,就可以组成圆顶形。其次,如果拱足连接在一起能够抵消外推力,那么将拱形纸条的拱足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承受更多的垫圈(垫圈作为重物计数)。

(三)检验假设,获得证据

提出假设后需要检验其真伪,一般采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现象、相关数据等支持或反驳假设的证据。学生用拱形纸条按照计划建构模型并进行操作,获得相关数据作为验证观点的证据。

(四)基于证据,建构解释

获得相关数据后,与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连接拱足后,圆顶形是否承受了更多的重物?在与同伴交流论证的基础上,找到规律、确定标准属性,建立科学概念并解释现象。

以上思维过程是“解释现象、建构概念”的基本过程。由于中、低年级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他们在解释现象时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并且要在某个思维环节降低要求,以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及思维水平。

四、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探究问题与具体事例结合

小学阶段建构的科学概念是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小概念,我们设计的探究活动要能够促使这些小概念逐渐发展成较大的概念,为大概念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具体经验。因此,提出的探究问题要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事例相结合。例如:“材料加工后性能会改变”,可以与生活中的瓦楞纸杯、快递纸盒、纸杯套的观察、研究相结合;研究“杠杆类的工具”与小杆秤的制作相结合;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以通过制作各种动力驱动的小车进行研究……促使他们在建构更为抽象的大概念时,可以不断回顾已学知识,与新经验相联系,丰富他们头脑中相关科学概念的图式,为后面发展较大概念奠定认知基础。

)不同年级解释相应水平的问题

建构解释的能力需要在不同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练习,以达到掌握并熟练的程度。即便1-2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教师也要设计相应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一思维能力。

对于1-2年级的学生而言,“解释现象”不能要求他们做出严谨的推理。他们的解释活动,更多的是对于一个自然现象基于已有经验或观察到的事实给出证据,做出初步的解释。

3-4年级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均有所提高,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现象发生的原因即潜在的变量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这些证据验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解释现象。

5-6年级的学生可以借助一定的科学概念形成证据进行解释。他们在解释过程中,不仅可以从事物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假设,还能够通过推理演绎预测结果,并且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不同年级段,解释不同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基于证据建构解释的能力:充分观察,积累经验丰富概念图式;表述假设的理由,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基于证据解释现象,理解科学概念对生活的意义。

  1. 合理建构和使用模型

模型是对自然现象简化的表征,可以将现象、经验形象化,便于理解。因此,模型是解释现象的有力工具。模型包括两种形式:具象模型和头脑模型。具象模型包括具体实物或物理模型、数学模型、视觉或图像模型等,小学科学课上以建构实物模型为主,如前面所分析的“圆顶形模型”。学生建构实物模型之前,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对所探究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即头脑模型。这种理解需要通过建构实物模型表达出来,并且在与伙伴的讨论中不断完善。在探究活动中合理巧妙地建构和使用模型,不仅可以模拟自然界的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为学生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思考的工具,帮助学生形成观点,建构科学概念。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要将科学概念学习与要研究、解决的事物结合起来,激励、指导探索的进展。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就要促使学生进行以解释科学现象或事物为目的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概念形成背后的推理过程,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卢珊珊.基于解释驱动探究的科学概念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5.

[3]哈伦.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J]. 中国科技教育, 2011(4):10-13.

[4]郭萌.注重证据和推理[J].科学课,2017(3)

[5]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6]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