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基于《新城道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基于《新城道中》

渠敬永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摘要:诗歌鉴赏是成考语文必考题型,分值9分,两道试题。本文从新时代要求,结合考生的实际,客观分析成考诗歌鉴赏考纲要求和题型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鉴赏古代诗歌三步法。

关键词:鉴赏;古代诗歌;三步法

新时代,社会对人们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成考具有函授不脱产的特点,在求职应聘,升职加薪成考文凭被社会承认。因而通过成人高考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成为已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人员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成考面向的主要是社会在职人员,虽对古代诗歌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和掌握,但基础不扎实,大多没受系统的练习,考生对诗歌鉴赏题型存有畏难心理,具体表现在看到诗歌心里发憷,阅读诗歌不明其意,分析题目无从下手。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曾有十多年的成考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成考诗歌鉴赏三步法。

一、成考诗歌鉴赏题型的特点分析。

1、考试素材大多是唐诗宋诗,程式化的诗歌,有的素材考生已耳熟能详,其他如宋词、元曲等相对陌生,不好理解把握的素材多年来没有涉及。近五年来,2015年考了林逋《山园小梅》,2016年考了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2017年考了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2018年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2019年考了宋朝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不难看出,近五年考查诗的类型为新体诗,具体为律诗和绝句,格律诗字数整齐划一,形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积累掌握。

2、考纲考点与普通高考基本一致,但成考诗歌鉴赏广度、深度、难度与普通高考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上,相对较为容易。成考考纲明确古代诗歌考查角度,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十年来,古诗词鉴赏基本情况是考两道主观题,一道分析理解,一道分析鉴赏,分值9分。诗歌鉴赏考查属于E级,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考生虽能取得一定的分值,但总体得分不高。

二、鉴赏古代诗歌“三步法”

受限于考试时间,考生不可能在某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精力。答卷过程中,应用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较高的分值。古代诗歌鉴赏是每年成考必考提醒,属于阅读主观题,欣赏一首诗歌,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诗的大意,明确考题要求,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和表现手法,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三步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就是笔者所谓鉴赏诗歌“三步法”。以一个《新城道中》为例“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注】钲(zhēng):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西崦(yān):西山。

(一)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要结合注释,总体把握诗歌大意。

很明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考生头脑里应浮现出有关律诗的知识,律诗有八句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有不少考生分不清,记反了,解答问题一分不得,很可惜。这里介绍一种形象易懂的方法,以人身体从上到下首(头)、颔(下巴)、颈(脖子)、尾的部位为例,很容易解决颔联和颈联混淆的问题。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去了。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在试着翻译,初步了解此诗大意的基础上进入下一步。

(二)分析问题,明确考查内容,分析意向和表现手法。

(1)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分析:这一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问考查的修辞手法,第二联“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作者将眼前之景“晴云”比作“絮帽”,将“初日”比作“铜钲”。显然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联“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中“野桃含笑”、“溪柳自摇”,用的是拟人的写法。第二问考查的是表现手法。“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分别写的是远处的山岭上之景晴云,远处树梢上太阳,“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这两句诗人具体描写了田园农家眼前近景。

本题侧重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用典等;二是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三是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

第三步掌握表达技巧,理解思想情感。

(2)首联、尾联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一题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考查。

从诗歌描写景物来看“野桃含笑”、“沙水清”是人的想象“西崦人”“最乐”可以看出作者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另外,我们还应结合写作背景,诗人的遭遇等文学常识,来深入理解诗歌里所蕴含的情感。我们知道苏轼仕途坎坷,由于反对以王安石为代表“改革派”的变法被贬官,后来由于反对以司马光为代表“守旧派”的完全废除新法的做法而又被贬官。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差点丢了性命。这一件件、一桩桩的遭遇却成就了苏轼在诗文艺术上的辉煌。“一词两赋”就是写于此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我们很难想象是写于刚刚经历磨难之时,这就是苏轼,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情怀为后人津津乐道。“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因此,分析鉴赏诗歌抒发情感要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做到知人论诗,以察诗情。2017年成考考查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问题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准确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尝了朝官滋味,自求外任,反映了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平时要注意积累掌握著名诗人的诗歌特点,对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高效鉴赏很有帮助。杜甫诗:现实主义的手法,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诗: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浪漫主义的风格。王维诗含蓄生动,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诗词雄健豪放,胸襟乐观旷达。

诗抒情言志,成考中所选诗篇多为名家名篇,对诗歌的类别和诗人的写作背景及诗歌特点,我们要有一定的积累。送别诗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羁旅诗抒发愁思,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之情,托物言志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山水田园诗描绘悠闲恬适的田园风光,表达对现实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边塞诗描写边塞大漠风光、征战生活,表达渴望建功立业和保家卫国思想;咏史诗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位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物是人非兴替之情。

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欢快、悲凉、哀伤、赞美、惜别、豪迈、闲适、恬静、豁达、孤独、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总结概括,这首诗通过描写(意象)等景物,营造(意境)氛围,采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巧,表现了……思想感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优秀诗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使用鉴赏技巧的同时,要做到“三多”:多积累,多练习、多总结,我们对古代诗歌鉴赏应试能力自然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戴军《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年

2、浅谈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施春花《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

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易锋《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