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

兰世书

黄平县旧州中学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56102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反思中前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有着其特殊性,因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欠缺之处,常常会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改革,不断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得到无限的发展。在高中物理的实践工作中,教师需要从学生欲望、课堂氛围、试探探究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根据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教学原则,构建更加优质的物理课堂。本文就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困惑与对策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困惑;对策

物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物理知识。学习物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同时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前沿的教学信息,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滞后。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这样才能够通过实验操作真正理解吸收知识,为未来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就当前的农村高中物理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点较为明显的困惑。一是学生的探究意识薄弱,探究欲望较低,在学习中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二是课堂氛围低沉,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倾听教师讲述的状态,没有自身观点和质疑的输出,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同时也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不够,由于实验条件的欠缺以及师生意识的薄弱,物理实验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其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物理知识推理和验证的全过程,不利于其物理知识的学习以及“格物致知”精神的培养。面对这些困惑,物理教师还需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物理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探究欲望,合理讲授探究式教学内容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学中包含的探究式学习内容也逐渐增多。探究式的学习形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学习探究,使学生在思维的不断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统筹安排,兼顾探究式教学与知识目标等既定目标的有效结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基于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物理教师需要将普遍要求和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应当对全体学生作出普遍性的要求,对于拓展提升类的知识点,则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自身实际相匹配,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其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1.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

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进而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样,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的管教把握好“尺度”,使学生在松紧适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例如,对于教学内容中灵活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度地“松”,即让学生开展自主讨论,通过讨论问题的设置、讨论形式的制定等过程,引导学生在充分的交流探讨中完成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样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入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例如,组织相关物理知识的课堂辩论赛,引导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输出观点,这样既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其思维习惯,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在辩论中提升思辨能力。

确定学生实验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实验参与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操作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探究事物的原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和学生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升,对于实验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其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还需要更加突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以及重难点等内容,合理分配实验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据的时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提升部分趣味性、探究性较强的实验所占据的比重,从而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深入生活实际开展观察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然后对其进行整理总结,再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展相关的实验探究。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物理实验的实践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自行设计、开展物理实验,既符合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并为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陪伴,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去推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使学生和教师自身都得到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孔凡炳. 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策略[J].读天下,2017(12):53-54.

[2]易龙. 浅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速读旬刊,2017(05):21-22.